第439章 跟林家人做生意

      

      了解清楚了草原上的情况,林黛玉便尝试着给林如海送信,让林如海想办法让商队多往边境走一走。

      其实这件事挺难办的,虽然朝中粉饰太平,但是百姓的触感是敏锐的,边境局势岌岌可危,一触即发,着实不是做生意的好时机。

      生意事上,投机取巧也只限于利益高低,但是不能事涉生死。如今到边境,可不就是寻死呢。

      但是林黛玉开了这个口,林如海林老爹是这么都要替她办成的,索性林如海这些年在江南的名声不错,有不少私下的交情,大家还是肯卖面子的。

      便有不少商行,让行里不太重要的人运些手里卖不出去堆积的存货来试试,反正这人也不重要,这货本来也是要扔的。

      如今能够卖给两江总督一个面子,总督还说但凡遇到危险,人尽管跑,货物的损失他来赔。

      这还怕什么?当然是赶紧纠集商队出发啊!

      于是没几天林黛玉便收到了从江南还有晋北陕北之类的地方运送来的货物。

      大批量的货物的确不是什么好货物,有些陈旧有瑕疵的陶器,还有些陈年的布匹粮食,做了卖不出去的衣服鞋帽,包括一些削皮用的小竹刀,针头线脑什么的,反正都是各家商行堆积的库存,一次都给运过来了。

      这在京城、在江南,在晋商走动的地带,那都是卖不出去的积压货,但是到了边境,那就不一样了。

      草原上的人粗犷,就这衣服鞋帽,针头线脑,手帕荷包,在他们看来就已经是极为精细的东西了。

      便是有瑕疵的陶瓷,诸如画画毁了的,有斑点的,缺耳柄的,的确是不太好卖,但所幸价格也低啊!

      原本在江南要卖到一百文的陶罐,运过来只要五十文,缺个耳朵又如何?草原人力气大,一只手就抱起来了,怕什么缺耳朵?只要不漏水能存东西就好了。

      草原上没有这种适合烧陶制瓷的土,所以都得从中原来,这有便宜货,当然买啊。

      还有布匹,如今中原人都娇气,上行下效,都喜欢跟贵族们学穿绫罗绸缎,再次也是细棉布,好些粗布麻布就没人买了,但是草原人正好需要这个,反倒是那些个好料子在草原上行不通。

      林黛玉也不消多做什么,只让吐蕃赞普帮她开个口子,让中原的商队过来便是,绕过西昌,直接进入吐蕃草原。

      于是没过多久,有些周边的零散小部族就发现不对劲了,这战役大的是没什么人愿意打的,除了那起子狼子野心的匈奴人。

      大部分小部族攻打中原边境,为的便是物资。

      中原人以前压制他们,靠的就是不让他们通商,不给他们物资,若是要,就高价买,或者进贡臣服,这才一家独大。

      积怨已久,又发现如今中原的军队不中用了,他们才开始逐渐以抢夺的方式来夺取物资。

      这陡然又见着商行来往了,颇为新奇,有银子的,见东西便宜,哪里还想着去抢夺啊,直接拿银子买了就是。

      再小
上一页返回目录 投推荐票 加入书签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