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八章 请人

    白驹过隙,弹指之间,日子一晃就过去了两年。https://www.xssodu.com

    王平安跟张铁匠齐心协力,已经将生意做到了省城,甚至还有外省的酒楼主动找到他们,希望能跟他们合作。

    生意做的这么大,每日要灌制的香肠量就大了起来。

    这样一来,人手就又缺了起来。

    人手不够的问题终究是要解决的,王家和张铁匠一家便坐在一起,开了个小会。

    要不然再去买几个人回来?有人提议道。

    说是这么说,其实大家心里都清楚,这也不是个法子。

    总不能一缺人手就买人,人是好买,但是买回来放哪儿呢?这些年家里又陆陆续续买了一些下人,原本空旷的大宅子现在已经住满了人,可对于这么大的供货量来说,这些人还只是杯水车薪。

    王家现在的下人已经不少了,不管是帮衬王荷做家务,还是平时帮小作坊打下手都已经足够了,况且人买多了也没处住啊。

    而且他们的生意以后可能会越来越好,为了怕手艺外泄,人手缺的时候就买人,无疑于饮鸩止渴。因为你不是买人回来就算完了,你还要管别人吃住的问题,王家现在可住不下这么多下人了,而且王荷也没有再次扩建宅子的想法。

    王岭现在卯足了劲儿念书,这两年靠着自身的勤奋努力,已经考入了白鹤书院的甲班,跟罗长安和顾玉珩成为了真正的同窗,因为他们三人私交甚好,还得了一个白鹤三子的称号,这样看来,明年的乡试他是铁定会参加的了,王岭要走科举的路,那以后定然是不会再定居在杜鹃村的,按现在看来,将来他们一家说不定都不会留在杜鹃村,那这栋宅子就没有再扩建的必要了。

    其实王岭也是老早就在思考这个问题的,他把自己的顾虑说出来给大家听。而王荷也早就在考虑这个问题,只是问题一直没到眼前,她也没有认真考虑过。可是现在已经是捉襟见肘了,就不得不想法子解决这个问题了。

    大家商量了又商量,还是决定请人来帮忙。至于手艺外泄,也想到了一些规避的法子。

    首先请人要请厚道一点的,可以放心的人。然后就是香肠的配料保密,张铁匠知道王家手里捏的有配料,每次王平安给他们拿来放进去的就是核心的佐料。这个吃食是别人家的祖传秘方,核心佐料保密大家都可以理解。而且现在在坐的都是厚道人,倒也没人觉得王家人这样做事对他们的不放心。

    他们现在要想的是,全部佐料都保密起来,包括其中盐、糖、酱油之类的普通佐料配比。这些配比王荷都没有瞒过大家,所以大家都知道这些配比是什么样的。

    王岭提议,这些核心秘方要全部掌握在自己人手里。到时候调料的时候,必须得自己人来干。这些自己人就包括李氏、何氏、田婶儿等,至于几个男人都不是干这个的料,所以他们还是不清楚的。

    大家一起想有没有什么遗漏,还把任务分工了一下,以后配制十三香的活计就交给李氏何氏田婶儿几人干了。

    还有屠户那边,张铁匠参与了之后,又跑了两家屠户,把他们需要大量猪肉还有猪小肠全部打散了,这样不引人注意。

    屠户来送货肯定还是照旧的,就是张铁匠交代了,以后收货的必须是自己人。思考到要请人帮忙,为了以防万一,张铁匠还准备把送肉时间和做工时间错开。

    听完张铁匠的想法以后,李氏和王平安两人觉得是不是有点太小题大做了,王荷跟王岭则是一点都没觉得小题大做。

    这个生意要想长久的做下去,那么保密工作是一定要做好的。千里之堤溃于蚁穴,小心驶得万年船,这一向是王荷的行为标准,看来张铁匠和她的想法差不多。

    王岭此时开口了,把其中的一些顾虑,还有一些道理讲给了李氏他们听。

    王荷在旁边偷偷窃笑,看来她哥哥生意头脑也不差,也想到了这些。

    一听王岭说的话,李氏他们细细的想了一下,也觉得这样做比较妥当。

    做买卖不同于别的,一点不小心都足以使人功亏于溃。尤其他们现在每天都有银钱进账,比起种地不知道要好到哪里去。还是小心一点为好,毕竟人心隔肚。

    说他们小心眼好,没眼界也好,终归是自己的饭碗,可不能因为一点疏忽给砸了。到时候可就会让他们都悔之晚矣,与其亡羊补牢,还不如提前做好万全的准备。

    大家又商议了一番,才决定还是就在村里请人。

    一来近,每天只用付工钱就行了,也不用管饭。二来请人方便,杜鹃村偏远,从外面请人回来每天来回至少也要一个多时辰,这样来回太耽搁时间了。

    这也是张铁匠为什么想这么仔细的原因,再也没有比乡下人更懂得乡下人了。大家都是土里刨食,都不容易。现在村里很多人都知道王家跟张家赚大钱了,至于怎么赚的,大家都还不知道。

    到时候他们在村里请人,如果碰到一个不地道的人,自己回去也研究做香肠的法子,或者传扬出去。就算做不出来,多多少少都会给他们带来一些困扰。

    想到这个,王荷提了,如果要是在村里请人可以,工钱按时开,但是做之前必须签保密的契。都把嘴闭紧些,如果外泄,到时候就要赔偿银子。

    张铁匠一听,眼睛就亮了。这个法子不错,这样他们又稳妥一些了。

    然后就是请人了。

    请人肯定是要请妇人的,最好手脚利索,干净整洁的,毕竟他们做的是吃食。

    王家跟村里的人交往都不多,在村里没有什么熟悉的妇人,这事儿还是得交给何氏去办。

    商定好了过后,大家便分头行事。

    当天下午,何氏便去找了村里几个跟她交好的妇人,这几个妇人在村里都是出了名的性格和善,勤劳踏实的人。

    何氏这两年锻炼下来,也养成了些心机,找到她们时,也没说干什么,只说她家做买卖,需要请人帮做工,不是体力活儿,而且就在王家做,每天三十文钱。

    那几个妇人二话没说就答应了。

    一天三十文,一个月就是接近一两银子,一个大男人出去当苦力都赚不到这么多,更别提她个女人了。别说不是力气活了,是力气活她们也干。

    不过何氏把话说得也透彻,说为了保密,如果来做工是要签契约的,上面只会注明干得活计不能外泄必须保密,如果外泄必须赔偿多少银两。让大家想清楚再说,如果能干的话,明天上午就去王家。

    当然,也告诉她们绝对不是干作奸犯科的事情,就是一点手艺活儿,也是他们自己吃饭的手艺才如此谨慎的。

    第二天一大早,这几个妇人就来了。来了之后很干脆,说她们能理解,绝对不会外泄,签契也没问题。

    王荷听完以后也没说什么,就拿出了笔墨,立了几份契约出来。

    写好契约,她拿着念了一遍,大体的意思就是要保密,如果要是外泄出去的话要赔偿一百两银子。

    听到外泄要陪一百两银子,这几人都有些不安,但还是决定签了。毕竟前提是你外泄,不外泄不就行了。

    这几位妇人都不识字,但是大家都是熟人甚至亲戚,便没有多说什么,在上面按了手印。

    契约签好,何氏就带她们走了。剩下的事儿就不用王荷再操心。她如今还有许多其他的事情要忙。

    几个妇人到小作坊干活以后才发现王家里内有乾坤。怪不得院墙砌那么好的,后面的院子也从来不让人进,原来后面还有小作坊。

    不过毕竟都是亲近的人家,几人羡慕是有的,但都没什么旁的心思。毕竟她们心里也有数,不是放心的人,别人也不会开这么高的工钱请你来干活。

    请人的事情告一段落,王荷便开始忙着自己的事情。

    王荷今年已经十二岁了,在这里,十二岁的姑娘已经可以开始留意亲事了,为了王荷将来能找一个好的亲事。这两年,李氏便不太让王荷出门了,去年还特地从镇上的绣坊请了个绣娘回来教王荷绣艺。

    王荷之前原本跟着李氏学过一些针线活儿,后来因为她接过了管家的事儿,每日要做的事情太多了,就再也没有碰过针线活,早就忘得一干二净了,如今只得重头学起。

    李氏既然给她请了师傅,她就又将针线活儿学了起来,帮着家里人做了两季的衣服后,她这手艺也越练越好了。

    做出来的衣服,缝制得贴身舒适,针角均匀细密,比起一般的农妇也不差,但比起她的针线师傅花嫂,还很有一段距离,总归还是做得太少的原故。

    不过花嫂对她的学习进度还是很满意的,当然,这也是因为她有东西练手,肯做,舍得做。

    你一般人家的小姑娘,虽说小小年纪也开始学起针线来,但也不过是拿着块旧布练手,缝好了又拆,拆开来又缝,小小一块布,反复练习,不至于浪费东西。

    哪会像她这样,拿着块新布就裁剪、缝制,直接做成了衣裳,还不是一件两件,一做就是好几件大小不一的,这么实践下来,手艺自然就练出来了。

    “我瞧你现在缝制衣服已经没什么问题,去年的冬衣,都是你自个做的,今年都不用我再指点,自个也能做出来,这些活儿虽是粗浅,却是很实用的,你已经学得很好了,以后不若就跟着我学绣花吧!”花氏将她的针线拿起细看了一阵,认同的点了点头,随后提议道。

    “绣花?”绣花这绝对算得上是一门艺术,对于花氏绣出来的作品,王荷也十分欣赏,有时候她花十天半个月绣出来的精品图案,看得她都忍不住叫绝,真的是非常漂亮,但是自个能绣得出来吧!真是不确定。

    “怎么,你不打算学吗?”花氏看着她,疑惑的问道。

    她的手艺很好,不然李氏也不会花重金请她来教王荷,很多人家都想请她回去教自家的姑娘,而这些人中李氏是出钱最高的,花嫂一开始也不过是把这当个差事,但这么长时间处下来,发现她学东西方面,学得很快,很能抓住重点,也不用她怎么细说,只要稍加点拔,她就能明白过来,她教起来,其实是很省力的,这样的学生,又岂会有做师傅的不喜欢。

    学,还是不学呢?王荷有些犹豫了,绣花这是一个很费时间的事情,而她一天的活儿可不少,没那么多时间浪费在绣花上面啊!她是一个很认真的人,若是要学自然就要把它给学好,没有说三天打渔,两天晒网,学一阵不学一阵的道理,可是不学的话,真是白白浪费这个好机会,很多人都求不来呢,再则这个世界,对女人的要求,就是看女红手艺,若是能有一手出色的绣艺,那么她在这个时代,就算是一个优秀的少女,身价就能蹭蹭往上升。

    她当然不是一个清高得不沾一丝尘埃的人,既然生活在这个世上,就要融入这个时代。

    最终咬咬牙,学了,辛苦一点就辛苦一点吧,时间就像那啥,挤挤还是有的。

    眼见着面前的小丫头,脸色变幻不定,花氏看得不由一阵好笑,暗道:“果然是个小丫头,这么简单的一个事情,也值得她在这里琢磨半天的。”

    笑道:“我知道你家里事多,忙起来怕是没时间顾得上这些,但绣花这是个细致活,也不是一上手就能会的,得先练着些基本功,慢慢的再学后面复杂的针法,我可以教了你,你在家里慢慢练习就成,练好了,再来学其它。”

    王荷一听这话,果断的就点了下头:“那就多谢花嫂了,以后得闲,我就过来跟你请教。”

    嗯,花氏满意的点了下头,小姑娘听话又懂事,十分的招人喜欢。

    如此,王荷就又开始了,在针线上面,进一步的学习,对此李氏也是很支持的,还特意让王平安拿了几斤香肠,让他亲自给送了过去。

    喜得花氏的婆婆林氏眉开眼笑,一个劲的说着破费了,嘴里说着客气,手里却是接得又快又稳。

    香肠她是知道了,镇上卖得可不便宜,上次儿子回家来,她就想去买来尝尝的,可到底舍不得钱,没有去买。

    『如果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上一页返回目录 投推荐票 加入书签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