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三章院试【一】

      

      第四十三章院试

      解家盖房行动在解老爷子协调下,进行得有条不紊,当王氏的娘家人听说亲外甥要盖房时,主动跑来帮忙,解淳的伯娘和婶娘的娘家人也赶来帮忙,人多力量大,采石头的、盘窑的、弄砖瓦的、伐木头的、做梁椽的,无论哪样工序都有专人操作,在六月农忙前基本准备工作都做完了,解三夫妇二人做好宴席款待众亲友和左邻右舍,亲朋好友聚在一起吃了个痛快,并约定农忙完后,再来帮忙盖房。

      而延安府的解淳参加府试贺宴时,并没有见到延安知府王松,而是由府同知代行主持宴席,据消息灵通的学子透露,知府王松大人迎接大人物去了,同知对解淳倒是极为友善,与他交谈很久后,又勉励一番才让解淳离开,不久后解淳就接到府衙正式通告,院试与大明弘治元年七月初六日开始考试。

      院试一般只考两场,第一场淘汰三分之二,第二场再去掉一大半,只剩下一小部分幸运儿成为获胜者,能获得秀才生员的称号,一个布政使司不过才录取一百几十名不到二百名秀才生员,淘汰率百分之十,甚至九十以上,也就是说你必须在上千人甚至二千童生之中,稳居一百多名最低也要排在二百名之前,才能考取秀才功名,能获得禀膳生的秀才更是其中的佼佼者。

      宜川县已经多年没出过生员,县学的禀膳生只剩下一个名额,而参加院试的除了本届童生,还有落榜几次的童生数十人,竞争特别残酷无情,已经有小道消息传出,陕西按察使杨一清担任此次院试的主考官,众位童生都留在客栈内温习功课,唯独解淳一如既往的书写着话本。

      这次他写的是南宋丞相文天祥的故事,其中主要赞扬文天祥誓死不投降元朝,忠心为国最后捐躯的爱国情怀,还在书中加入几位武术大师,帮助文天祥多次抵挡元军,破坏元军想偷偷暗杀南宋爱国将领的阴谋诡计,在最后为了营救文天祥没有获得成功的情况下,集体与元军同归于尽的英雄气概。

      解淳首次将太极武功和连环八卦掌溶于话本中,故事慷慨激昂,令人不忍释卷,正写到结尾处,解淳如何放得下故事完本,于是毫不顾忌要参加院试,仍然继续书写话本,而石勇仍然练习着八卦连环掌和军体拳,却不知自己以后被后人尊奉为八卦连环掌的顶级高手,让无数后世武功爱好者敬奉尊捧。

      解六现在已经学完基本开蒙书籍,正在学习四书,解淳根据解六的学习情况,发现他不是参加科举的料,从他现在书写文章就能察觉出来,解淳寻思着为六叔谋个出仕的机会。

      当解淳将写好的话本交给程掌柜,拿到一百两银子的第二天,也就是大明弘治元年七月初六日,陕西布政使司的院试分别在延安府、凤翔府、西安府三地同时举行,这主要是照顾三地学子地处边疆,交通和治安路途不靖,所以这次院试的案首不是全陕西的院试案首。

      七月初六一大早,解淳三人就早早起床,用过早饭后解六背着考箱去考场,考箱中放着被子、吃食、米还有铁锅等生活用具,这次一考三天,发榜后上榜的学子再考三天后,再次上榜后才成为秀才生员,这次入场考试的童生大约有七八百人,大多是获得童生名头,又被院试拒之门外的屡次落榜童生,还有本届的百余名童生,有的已经白发苍苍疲老不堪,大多是已经结婚生子的青中年童生,像解淳如此年幼的少年童生寥寥无几。

      进入考场时解淳只能自己背着考箱,虽然这些时日里他经常锻炼身体,体能恢复的很快,但背着这么多的东西,仍然压得他够呛,好在立刻就轮到他进场,经过一番检查后他顺利的进入考场,不过解淳这次的好运气用完了,竟被分到了灶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