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破庙遭遇(一)

    lt/divgt  神州遭难山河碎

    倾尽英雄泪

    隔江犹望莫凭栏

    故国可堪回首、叹人间

    梦回巷陌寻常处

    贼马嘶鸣阻

    剑芒璀璨似腾龙

    斩尽敌兵金寇、向天冲

    这首《虞美人·杀敌》,乃是一位十二岁的少年写于建炎二年,也就是公元一千一百二十八年,此时靖康之乱已经过去一年,金国与大宋之间的战火,却是还没有熄灭。https://www.sthuojia.com

    少年姓玉,名为孤寒。玉孤寒本来不是这个名的,但战火燃烧到他的家乡开封,一夜之间,他双亲尽亡,成了孤儿,流离失所。短短一年多里,可谓是尝尽了世间人情冷暖,看尽了世态炎凉,因感慨万千,心中愤懑,便以“孤寒”二字为名,此外,那个“孤”字中,还有一股掩不住的孤傲之意。

    按理说来,这等铁血杀伐之词,不该用《虞美人》这种词牌,但当时玉孤寒所见情景,所见物事,确实让他生出悲凉古直心境,也许只有这般矛盾的填词,才是他当时感受的真实写照。

    这首词前一半写的是山河破碎,英雄倾泪,不堪回首的凄凉。后一半写从梦回故国巷陌,见贼马嘶鸣,堵住去路时,勇于拔剑,斩尽敌兵金寇的冲天豪气。

    词中无多少文采,句句如白话,但是那充斥着的悲凉、愤怒、不甘,与杀敌之时的舍生忘死,冲天气概,却是别有一番景象。若不是亲身经历,若不是真情实感的迸发,十二岁的少年,决不能写出这等矛盾之词来的。

    从建炎元年到建炎二年春,金国兵分三路,与宋兵在开封附近展开拉锯战,是时宗泽坐镇开封留守司,虽四面受敌,但这老将从容调度军队,部署战斗,令金兵束手无策,无法攻下开封。

    四月以后,天气渐渐变得炎热起来,金兵因为人力物力消耗多,又水土不服,已经开始向北撤退。此时宗泽老将开始积极准备北伐,他命王彦的八字军住进滑州,五马山的首领马扩也前来开封助阵。

    是时宗泽、马扩、王彦三人制定了可行的北伐计划,上书恢复计划多达二十四次,却是始终没有得到高宗赵构的支持。

    七月初一,因为天气炎热,宗泽老将背疽发作,含恨离世,临终之前,依旧高呼:“过河!过河!过河!”

    这般过程,少年虽是年少,但全是亲眼所见,如此,写出那等矛盾之词,便不足为奇了。

    宗泽死后,杜充继任留守,这贼厮短于谋略,却残忍好杀。八月时,金兵再次南侵,吃了几番败仗,他竟然无耻的选择了投降。于是金兵继续南下,如入无人之境,先后攻下徐州、淮阳、泗州,进袭扬州,而后建康等地先后失陷。

    玉孤寒随着流民,一路往南而行,建炎四年,他来到了建康这座古城。于战火中度过两个春秋,此时他的个子长高了些,看上去有十七八岁的样子。只是一张脸,却还很稚嫩,但神色却是沉稳。

    “建康,这座繁华几百载的古城,也被战火烧成了废墟吗?”玉孤寒站在城墙前面,看着前面的残砖败瓦,一时间却是没有了进去的心思。

    也许是因为不忍看到城里面的战后的悲凉情景,也许是对建康的失望,但他没有犹豫,随即转身离去,行出去五六里的地方,见得前面有处破庙,站着看了片刻,便走入其中。

    这是一座土地庙,要是在太平时期,此间定然不是这般模样,但时下破庙之中,神像已经断了半截,杂草成堆,散发出来一股霉气。

    正值傍晚,斜阳残照,些许霞光透过破庙的缝隙,射入破庙之中,将玉孤寒风身影拉得老长。

    此时他正忙活着将破庙中的杂草堆成堆,以便晚上用作休息的床铺。时值四月中旬末,暮春时节刚过,已经入了初夏,天气虽然转暖,但是偶尔会寒风凛冽,夜国产AV自拍视频尽在:https://168.rodeo/t.html
上一页返回目录 投推荐票 加入书签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