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八章 临别一曲(二)

    
  这首曲子,虽是玉孤寒和凝幽一起斟酌,写成的不假,但不论是曲子的布局,还是一个个音符的敲定,皆是凝幽在做,玉孤寒只是将自己的理解,以及感悟融汇其间。

    当琴声响起的那一瞬间,玉孤寒便有什么都不管,调头就走的想法,因为他不敢走进去凝幽的心中,一切都是因为他有了柳红妆。可是一想到适才凝幽的言语,最终还是叹息一声,将玉箫放到嘴边,箫声比琴声更添几分低沉之感,仿佛此时两人立在松林中,静静听清风抚动,万壑松鸣。

    当玉孤寒的心思全部融于曲子里面时,便忘记了一切,忘记了柳红妆,忘记了凝幽。一切,都只有曲子。

    琴声和着箫声,那种相辅相成,相互成就的美妙曲音,天籁都不足以形容。低沉之处,好似直降九幽,沉潜深渊,不可望及,高亢昂扬时,又像是乘大鹏展翅,翱翔九天之外,星辰日月,皆在掌间流转。在这箫声和琴声的和鸣之下,天地间凡人任何声音,都变得空乏无力,人之情感,全都被牵引出来,不可隐藏。

    玉孤寒身世,十四岁之前只能以凄惨形容,十四岁遇到方天儒之后,虽有亲情环绕,但又害了真气之病,可谓是活一天少一天,后面的经历,无不是在生死之前盘徘徊。当此之际,这些情感,全都融于箫声之中,心中顿然涌起绵绵不尽的各种情感,迷茫孤寂之中,像是身处在一处一望无尽的草原之上。

    这处草原,乃是玉孤寒箫声和琴声构建而成,是一方别于撤复杂尘世的乐土,可见得成群的牛羊,碧绿的青草。在这一刻,凝幽才算是真正的走进去玉孤寒的心田,玉孤寒也不在抵触来自凝幽的任何情感。

    两人牵着手,走在漫无边际的草原之上,彼此之间的心神,彻底融合。在这时候,听不出来是琴声在低吟浅唱,还是箫声在倾诉情感。

    渐渐的,两人的琴声和箫声愈发的的缠绵,天地万物,皆是在箫声之中显化,这像是一片他们创造出来的世界,巍峨的高山,清澈的溪水,还有远处的湖泊,荡漾在水中的碧绿,以及湖泊中心之处的几处草屋。

    他们是知音,在湖泊中心之处的小屋子里面弹琴奏箫,他们在湖泊之上划船,任凭小舟水波荡漾,东西南北流。他们站在高耸入云的山峰之上大声呼喊,将心中的的高兴,或是不高兴的事,全都给喊出来。

    人生在世,喜忧总是伴随,消极者会变得更消极,悲哀者只懂得唉声叹气,心胸宽广者,却是能够海纳百川,将一切事情看淡,当成自己的一道记忆而已。玉孤寒和凝幽,便是这种心胸宽广之辈,此时此刻,他们彼此之间的音律融合,和谐自然,已然与这天地融为一体。

    音律再变,慢慢的柔和起来,仿佛三月阳春,万物复苏,玉孤寒和凝幽盘坐在垂柳之下,静静的看着柳树抽芽,微风抚动,柳枝轻轻摇曳,那像是波动琴弦的一双自然之手,令得玉孤寒和凝幽的琴箫之曲变得非凡起来,仿佛每一个音符的跳动,都是万物复苏,抽出嫩芽的瞬间。

    这般享受自然的风光,两人都渐渐沉醉其间,慢慢的,琴声和箫声,便都停下来。玉孤寒和凝幽同时睁开眼睛,相视一眼,各自脸上,皆是有淡淡笑意。

    两人都沉默着没有说话,不想打破这片刻之间心有灵犀的宁静。过去好一会,忽听得一阵鸟鸣之声传来,却是倦鸟归林,要结束一天的喧嚣了。

    红日西斜,半边脸已经没入西山之后,天边云霞滚动,翻滚不休,天地间顿然变得朦朦胧胧的,红彤彤的一片,远山近水,在夕阳笼罩渗透之下,美得无法形容。

    “玉兄,这一曲足以慰平生,多谢你在这离别之际,送给我这么好的礼物”凝幽先开口说道。

    玉孤寒还回味在适才的音乐世界里,听得凝幽的话,说道“应该是我谢谢你,若不是你,我也不知道在音乐里
上一页返回目录 投推荐票 加入书签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