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4章 差点吃了个闭门羹


这种地方远离灾区,应该碰不到流民才对。
想起先前吴县令说过,当地官员几次三番上书朝廷要求拨款赈灾。
明明庆元帝在昏迷之前,就已经筹集到了赈灾款。
这赈灾款难道还没到?
按理来说,赈灾大概比他们提前一个月拨下来。
他们这队伍庞大,运送的还是沉重的棺木,总不能送赈灾款的队伍比他们脚程慢这么多才对。
可如今都在这种地方见到流民了,说明当地赈灾肯定出了问题。
灾民等不到朝廷赈灾,才会到别的地方去寻找生机。
甚至都到了这么远的地方来。
久灾得不到赈济,极有可能会发生动乱。
苏誉让人告诉了顾长乐一声,叮嘱她不能靠近河边。
便跟着李大郎等人过去。
那昏迷的男人看起来才二十来岁,瘦得只剩皮包骨,身上的衣裳破烂得只能勉强遮住身体。
面色苍白,气息微弱,嘴角有不少河水和泥沙混合物,肚子还有些鼓。
“我们给他按压了一下肚子,方才吐了一些水出来,但人还是没醒过来。”
李二郎禀告说:“估摸着是没救了。”
一般遇到溺水的人,也就按压一下肚子让他们把水吐出来。
能醒过来就活了,醒不过来也没办法了。
苏誉指点道:“你们派个动作仔细一点的人跟着我的指导做,看看能不能把人救回来。”
“驸马爷能救?”
围在旁边的侍卫们都愣了一下。
这种落水的人,就算是拉到医馆去,大夫对这种病人也是束手无策的。
但驸马爷却说能救。
苏誉说:“不确定,但可以一试。”
李大郎干脆指了一个自己手下的人,说道:“你来。”
这种事情,肯定不能要他们驸马爷亲自动手。
而且这种流民,也不知道会不会有瘟疫。
他们小姐有喜了,可不能被感染了。
苏誉见状,便让李大郎指出来的人把溺水者扶起来,用头低俯卧位行体位引流。
随后迅速清除口鼻腔内的水、污物、分泌物及其他异物。
再通过口对口的方式进行吹气,同时配合胸外按压,进行心肺复苏。
那人便蹲下,按照苏誉指示,一步步来。
先前没做过这些,一开始还挺束手束脚的。
但苏誉说的,他全部都做了,而且手很稳。
做人工呼吸时有点接受不来,不过上级的吩咐还是得照做。
就这么折腾了一阵,刚刚那个气息微弱的男人,居然“哇”的一声,吐了一大口水出来。
这么吐出来后,人也跟着醒了过来。
“活了!真的活了!”
在场的人欢呼出声,却看到那男人眼珠子转了一圈,看了一眼围着他的人,便又昏了过去。
不过看胸口的起伏,就知道他已经活了下来。
苏誉让人照顾他一下,其他接触的人也暂时先隔离开来。
同时吩咐其他人,不能喝河里的生水,所有水都得烧开了才喝。
回去之前,他先拿酒精给自己全身消了毒。
待酒精散去后,又换了一身干净的衣裳,才去找了顾长乐。
顾长乐已经听说了这事,见苏誉回来,便直接问道:“救活了?”
苏誉点点头:“活了。”
“不过人很虚弱,又晕了过去。”
“得等他醒来才能问话。”
“我们先赶路,不然今天天黑都进不了城。”
总觉得附近不止这一个流民。
他们这队伍庞大,自然不怕那些饿得皮包骨的流民。
就怕久久得不到救济,演变成了不是单纯的流民。
而是发生暴乱。
跟顾长乐说完,苏誉又吩咐队伍继续前进。
虽然他一个没有实权的驸马爷,总是在公主没说话之前就发号施令,但队伍里的人却并没有觉得有什么不妥。
总觉得苏誉的命令,他们就是该听的。
队伍又继续出发。
路上,苏誉留意了一番,发现并没有其他流民的身影。
看来这男人是不慎落水,被流水推了挺远的距离。
走了一阵,有人骑着马赶上来,说刚刚救的那个男人醒了。
因为李大郎刚刚接触了落水的男主在隔离,来禀告的人是李二郎。
苏誉问他:“说了什么?”
李二郎复说:“确实是运河决堤范围的人。”
“因为官府赈灾不力,灾民都太饿了,只能往别的地方走去想办法讨吃的。”
李二郎把刚刚打听的事情,都简单复述给苏誉听。
这人一家几口沿路走过来,路上家人饿死的差不多了。
好不容易走到没有灾情的地方,结果当地的县令却禁闭城门,不敢放这些流民进去。
眼看自己仅剩的小女儿要饿死了,他只能冒险想去河里抓鱼给小女儿吃。
可惜饿得头昏眼花的他,根本就抓不了鱼,甚至一头便栽进了河里。
“那跟他一起过来的,可还有其他人?”苏誉问。
李二郎说:“听闻他们是一群人往这边走的。”
“也因此,沿路见到他们的人家都不敢开门给灾民吃的。”
“就怕那些人成群结队吃不饱,随时要抢了自己家。”
李二郎正说着,便看到前方出现了一个镇。
过了这个镇,再往前走一个多时辰,就能到城里了。
他们只是经过,并不打算停靠。
然而路过的时候,还是不少人起了鸡皮疙瘩。
因为镇子里家家户户门窗紧闭,街道上路上盘旋着的,皆是饿得脱相的饥民。
他们或虎视眈眈或渴求地看着路过的这庞大队伍,并没有人敢上前。
毕竟这队伍装备精良,一看就不是他们灾民能惹的。
苏誉无言地看着,顾长乐微微皱起了眉头。
“这么多灾民,县令都不出来赈灾。”
“让他们这样围着镇子,镇子里的人也不敢出门,不用多久,恐怕这些镇子的原住民家里也要没粮食吃了。”
苏誉说:“等进了城,我们去找知县问问。”
“这里没有受灾,就算朝廷的赈灾粮没到,衙门应该也有自留的用于短时间赈灾的粮食才对。”
“不应该一点赈灾措施都不拿出来。”
队伍继续走着,终于到了最近的静安县。
当地县令本该带人出来迎接他们,可这城却大门紧闭。
城下盘旋的密密麻麻的灾民,数量估计比镇上更多。
李二郎骑着马,朝城门上高喊道:“长乐公主和驸马途经此地,开门!”
城门上有人伸出头来看了看。
看到这庞大的队伍,赶紧朝里喊了一声。
过了一阵,一个戴着乌纱帽的官员出现,应当便是静安县令。
静安县令脸颊也很是消瘦,犹豫了一下,才让人打开了城门。
上一页返回目录 投推荐票 加入书签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