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二十七章

    郭永怀.....没了?!

    那个无论遇到多大的困难,永远都只会微笑面对,不急不躁如同绅士的那个人就这样急匆匆的走了。可他现在还不到五十岁,怎么就会以这般惨烈的方式离开人世,这从哪方面来说都是让人无法接受的。

    况且前一天晚上不是才通过电话的吗?电话里他不还是谈笑风生的说空气力学方面的难题已经解决了大半,怎么会一眨眼就变成了这个样子?这于情于理都是说不通的。

    王淦昌见邓稼先和钱学森不说话,只是双双瞪着眼睛定定地看着自己,眼神中的空洞却又令人极为害怕,心中也不禁慌乱了起来。然而,如今事情木已成舟,他也只能好言安慰。

    “稼先、学森,我知道你们很难接受永怀同志去世的事情,毕竟你们仨关系特殊,虽然不是亲兄弟,但却比亲兄弟还要好。但是现在既然事情已经这样了,那还是应该节哀顺变。另外,组织上还说机场工作人员在找到永怀同志和他助理的遗体时,两个人是紧紧抱在一起的,两个人胸前夹着的是一个黑色的公文包,包里的资料保存得极为完好。”

    邓稼先和钱学森在听到这里时更是五雷轰顶,在他们三个人中间,郭永怀既是最乐观的那一个,同时也是最聪明的。他们很难想象,一个人究竟是有多大的勇气和高度的责任感,才会在面对死亡时表现得如此临危不惧

    ?这包里装着的哪里是文字资料,而是两条鲜活的生命。

    沉默须臾,邓稼先突然用手抹去了泪水,侧过头看向钱学森坚定的说道:

    “学森,永怀向来乐观豁达,我想他一定不愿意看到咱们一味的沉沦在痛苦里。所以哪怕是为了他,咱们也要尽快让氢弹爆破成功。”

    钱学森瞬间便会意了邓稼先的意思,他也用手擦去了泪水,赞同的说道:

    “稼先,你说得没错,咱们现在必须马上回到工作岗位上去,而不是在这里自怨自艾让人难过。”

    说着,钱学森便抢先站起身来,由于速度过快重心不稳,他一个猛子险些跌倒在地。然而不等身旁的两人伸手,便又急急地向外走去。

    邓稼先待钱学森彻底走远,这才转身对王淦昌说道:

    “先生,谢谢您。您放心,

    我们科研团队只会更加努力的工作,绝不会因此止步不前。”

    说完,他又深深的向对方鞠了一躬,这才脚步踉跄的走出门去。

    王淦昌目送着邓稼先离开,深深的叹了口气,目光中满是惋惜。

    在得知郭永怀去世的消息后,钱学森一连几天都没有说过一句话,只是沉浸在忙碌的工作当中。邓稼先知道,其之所以会这样,除了难舍和郭永怀的深厚友情,还有强烈的自责,毕竟当初让郭永怀来马兰基地送资料的人是钱学森。如今出了事,其自然会将一切都归罪到自己的身上。

    然而,钱学森越

    是这样邓稼先就越是担心,作为两个人共同的好友,他必须要想办法让对方振作起来。

    很快,郭永怀的夹包就从北京邮寄到了马兰基地,在收到夹包的当天,经过上级组织特批,基地党委组织所有人员举行了隆重的仪式,悼念郭永怀的在天英灵。

    仪式上,邓稼先一直透过人群看着站在门口的钱学森,只见其仍是一脸的肃穆,尽管面色阴沉,但至始至终却没掉一滴眼泪,甚至连一声呜咽都没有。

    看到这一幕,邓稼先又觉心中极为难过。常言道哀莫大于心死,看来对方这一次是的的确确的伤透了心。

    当天晚上,在结束了仪式后,邓稼先拿着自己珍藏了许久的一瓶好酒敲开了钱学森住的地窝子的门。

    两人在煤油灯昏黄的灯光下推杯换盏了好几番,这才将话头切入到了正题。

    “学森,我知道你一直都无法接受永怀去世的事情,但是你也看到了,今天就连追悼会也都开完了。”

    邓稼先长叹了一声,继续说道。

    “要我说,咱们即使再不愿意现在也必须得面对现实,争分夺秒的把氢弹赶快研制出来。我想这不仅是功在千秋的事情,也是永怀最想看到的,不是吗?”

    钱学森无言的喝着酒,面目表情虽然看似麻木,但透过他的眼睛却仍能够清楚的看到有泪花闪过。

    “你要是不说话,那就当默认了。”

    邓稼先边说着边又在钱学森面前的杯子

    里倒上酒,

    “喝完这杯酒,咱们就让这件事情就此翻篇,而且不仅是我个人这么想,我想永怀也一定会赞同我的说法。”

    说完,他不等钱学森表态便将碗中的酒水一干为敬,钱学森眨了眨泛着泪花的眼睛也跟着将自己碗里的酒水喝光。

    邓稼先微微一笑,在钱学森的注视下站起身来,边拍着对方的肩膀边说道:

    “这才对嘛,时候不早了,你早点休息吧,我先走了。”

    说着他便摇摇晃晃的来到门口推门走了出去,随着脚步越来越远,突然一阵不知从哪里来的劲风将门重重的关上。

    随着钱学森将桌上的煤油灯熄灭,屋子顿时陷入到一片漆黑当中。沉默良久,突然传来了一声撕心裂肺的呜咽。

    正如邓稼先之前所料想的那样,从那天开始,钱学森又恢复了以往的样子。不再是一个人沉默的坐在办公桌前,如同痴狂一般只知道埋首工作。而是和大伙儿有说有笑,工作的过程中也能听取他人的意见。

    半年后,在大伙儿的共同努力下,终于迎来了氢弹在罗布泊氢弹试验靶场的首次爆破。由于有了前次原子弹的实验成功,这一次无论是上级组织还是参与到项目当中的每一个人都对其抱有极大的信心。可谁都没有想到的是,他们却并没有迎来想象当中的成功,而是一次极其巨大的失败。不仅如此,由于这次的失败,还给邓稼先的身体带来了

    永远无法弥补的伤害。
上一页返回目录 投推荐票 加入书签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