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三章

    “老师,对不起,这就是我最后的决定。”

    邓稼先边说着边将身子前倾,深深的给汤姆斯鞠了一躬。

    说完,他毅然转过身去,准备离开办公室。

    “好,那你能不能告诉我,接下来要去哪里?”

    由于邓稼先的年纪是班级最小的,再加上他天生一张娃娃脸,因此被大家一直亲昵的称作‘娃娃同学’。

    在汤姆斯的眼中,自己的这个娃娃学生一直都是极为恭顺有礼的。无论是对谁,脸上都挂着阳光般的笑容,说话的态度也是极为平和的,似乎从没有和同学红过脸。这样的一个人,为什么会突然一反常态做出这种不合情理的决定呢?

    也正因为是这样,所以此刻邓稼先带给他的是前所未有的震惊。

    须臾,汤姆斯从惊愕的情绪抽离出来,眼见得邓稼先的脚即将迈出门去,忙问道:

    “那你能不能告诉我,接下来要去哪儿?”

    邓稼先蓦地停住脚,转过身来一字一顿的回答道:

    “回国。”

    “你的意思是.....回中国?”

    汤姆斯讶异的说道:

    自己的这个学生不会是突然发烧烧坏了头吧?大家都知道中国是极其穷困的,根本不可能提供专业物理学研究的实验设备。如果他现在贸然做出这个决定,那么就相当于葬送了未来的事业。自己作为老师,无论怎样也必须要让他清醒过来。

    想到这里,汤姆斯快步来到邓稼先的面前。

    “稼先我知道你很热

    爱自己的国家,但是因为现在还年轻所以做事容易冲动。你要知道,中国永远没有办法提供给你像美国这样优厚的待遇。你在物理学方面很有天赋,在我看来,只要肯努力一定会很快就拿到诺贝尔奖。作为你的老师,我不希望你在最关键的时候做出错误的决定。”

    邓稼先沉默片刻,突然又向汤姆斯深鞠一躬。在汤姆斯惊愕的注视下,他快步走出办公室,须臾间脚步便在走廊的尽头彻底消失。

    汤姆斯没有想到邓稼先对这件事情会表现得如此决绝,呆愣了半晌,他这才缓过神来,迅速来到办公桌前,一把拿起了桌上的听筒拨打着电话。

    在离开院长办公室后,邓稼先便直接到学生处拿了退学表格开始办理逐一办理手续。

    尽管老师们对他的决定颇感诧异,但见他对这件事情如此坚持,也就只能作罢。

    转了一圈,最后只剩下汤姆斯还没有签字。想到对方之前的态度,邓稼先决定先回家休息,等到第二天再去。

    当晚,邓稼先和许鹿希刚刚吃过晚饭准备休息,便听到住在对面公寓里的那个金发碧眼的男性邻居敲门要他接电话。

    “振华,这么晚了会是谁来电话呢?”

    许鹿希正在厨房洗碗,听到说话的声音她从门边探出头来讶异的问道。

    邓稼先眨了眨眼睛,笑着说道:

    “这么晚了,除了他怕也没有别人了。”

    说完,在许鹿希的注视下,邓

    稼先先向对方道了声谢。随后,便跟在邻居的后面去对方的家里接电话。

    果然如他所料,这通电话是杨振宁从芝加哥打来的。由于时间有限,他并没有向邓稼先说具体的事情,只是告诉他自己第二天要去看望老友,要邓稼先做好迎接的准备,随后便匆匆挂断了电话。

    对于杨振宁这般‘傲慢’的行为,邓稼先并没有表示反感。作为一道长大的朋友,他自是知道对方是典型的刀子嘴豆腐心的脾气。如今自己虽说是取得了一些成绩,但却也和好友的不断提携密不可分。因此,除了进行迎接的准备,再无其他。

    正如杨振宁在电话里的约定,第二天经过一番赶路,中午时分便出现在了老友的面前。看着面前风尘仆仆的好友,邓稼先很是感动。

    然而,两个人刚刚分宾主落座,邓稼先还没来得及将沏茶的水烧开,杨振宁便单刀直入的说道:

    “汤姆斯昨天给我打电话了,他说你打算退学,到底是怎么回事?”

    邓稼先正在给茶壶注水,听到这话,他的手在半空中骤然一停。呆愣片刻,他又恢复了常态。边将水倒入壶中,边笑道:

    “他说得没错,我是想退学了。而且还不仅仅止于此,后面还有更大的行动呢。”

    邓稼先边调皮的笑着,边将一杯新沏好的茶放到了杨振宁的面前。

    “是,他跟我说了,你想回中国去。”

    虽然对方明显在讨好自己,

    但杨振宁却仍是一副不依不饶的模样。

    “对。”

    邓稼先见对方已经知道了,便也就坦然承认。

    “振华,你不该自毁前程做出错误的决定。”

    杨振宁见邓稼先回答得如此理直气壮,不由得更加着急。他猛地一拍桌子,瞪大双眼气咻咻的说道:

    “现在新中国刚刚成立,咱们根本就不知道它以后会怎么发展。而且现在那里很穷,根本就没有办法承担咱们高昂的物理研究费用,你又何苦为了所谓的‘爱国’选择飞蛾扑火的困境?”

    邓稼先无奈的叹了口气,摇头道:

    “振宁,咱们虽然是朋友,但是有些根本性的事情却存在很严重的分歧,但我不怪你,因为事实胜于雄辩。我相信总有一日,在四万万同胞的共同努力下,中国会摆脱贫穷落后的帽子,以大国雄姿出现在世人的面前。而我现在回国,只是要贡献自己的一份微薄之力。”

    他在说这段话的时候虽然语速极慢,但通过字里行间,仍能够感受到一位中国知识分子坚定的决心。

    “振华,你......”

    很显然,杨振宁也被朋友这逼人的气势所压服,语调转而变得柔和了起来。

    “你也知道,在物理学界年轻的学者当中只有咱们两个人最有可能获得诺贝尔奖。就算我没有拿到,我也希望捧奖的那个人是你。”

    邓稼先听了杨振宁的这句话,眼睛也不觉湿润了起来。他知道对方的这句话

    虽然简短,却属实是句发自内心深处的肺腑之言。

    如果用一个词来形容他们从小到大的关系,那恐怕再没有‘相爱相杀’这四个更为贴切的了。
上一页返回目录 投推荐票 加入书签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