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九章 在下刘征

    离开了刘备老家,刘征一路南下,直奔青州。https://www.xs321.com

    



    来到青州地界以后,刘征才发现青州情况远比自己想象的要糜烂的多。

    



    管亥说自己手下有一百万人左右,然而事实上据刘征的估计远远不止,而且这些人不算是士兵,还有相当一部分老百姓,军民混合管理起来的难度是非常大的,这一点刘征深有体会!而且就连这些黄巾兵,也不是管亥就能管得住的。

    



    虽然兵仙韩信说过,自己统兵那是多多益善,但是韩信最多一次也只统帅了七十万人马。而管亥不过是一届武夫,哪怕有点智慧,有点背景,也带不了一百万人。

    



    管亥有背景可不是刘征瞎说的,不仅是管亥,整个黄巾起义都不一般。

    



    前面说到的身为汉室宗亲的刘德然,名字都沦落到了三个字,可你看看黄巾军里的这些人呢?张角,波才,邓茂,名字都是两个字的。更何况,波才还打败过朱儁,寻常土匪草根能做到?黄巾的水,不是一般的深,刘征每每想起黄巾都会越想越觉得有问题。

    



    不过话说回来,管亥远远管不住这些黄巾士卒,更何况黄巾之中还有那些凶残至极的土匪流寇,管亥更是管不住他们。

    



    所以一路上,刘征看到了太多的黄巾乱兵在洗劫青州的百姓。有的地方的县尉、郡尉,倒是有几分血性,还敢出来和这些黄巾乱卒斗一斗,但是更多的青州军队还是龟缩在城池里。美其名曰“保存实力。”

    



    对比,陈国的士卒是很不屑一顾的。在长达一年的赶去幽州的路程中,刘征一直在给士卒灌输“忠君爱国,保境安民”的思想,致力于陈国军队军阀化。忠的这个“君”毫无疑问是陈王,而爱的这个“国”自然就是陈国了。效果出奇的好,这些被发配的罪民和忠心于陈国的百姓经过了一年的思想灌输,已经彻底倒向了刘宠。

    



    所以,但凡看到作乱的歹人,陈国的士卒都会在刘征的一声令下,冲上去消灭敌军,解救百姓,而这些百姓无不对刘征和陈王感恩戴德。

    



    青州自古就是兵家必争之地,最夸张的时候,一个幽州,有着三个刺史。所以说现在能提前收到青州的民心倒也是一件不错的事,至少日后入主青州,会少很多阻碍。

    



    “报告将军,在外围的兄弟们发现了一支队伍,正在被黄巾贼围攻,那支队伍人不多,但都是精锐,不过黄巾太多了,大约有一千人。恐怕这队人撑不了多久了。我们要出击吗?”

    



    正在刘征胡思乱想之际,一个身披树叶,一脸土色的斥候前来禀报外围的情况。

    



    没错,这一身破烂不堪的“迷彩装”正是出自刘征之手,本来还是有不少斥候不喜欢穿着这种服装,但是换了这种服装之后,这些斥候发现自己的存活率大大提升之后,就再也没人有什么抱怨了。

    



    刘征翻了一个白眼,“本将军说过了,沿途遇到的百姓能帮就帮。就一千人还用问?去救人去!”

    



    “诺。”斥候行了个礼,匆匆跑了。

    



    陈国卫亲自出手,那肯定没有任何问题,毫不费力地灭了这群黄巾,救下了这批人。

    



    ……

    



    “多谢各位军爷了,小小心意不成敬意。”说完,一位管家模样的男子从怀里掏出来一个钱袋,一副沉甸甸的样子。这位管家也是见过世面的人,一眼就看出来这些士卒,不似寻常之辈,不仅装备精良,而且身强体壮。这些士兵,绝对不是青州这个地方能有的。

    



    这个带头的小军官看了钱袋一眼,推了回去,说道:“将军有令,不拿百姓一针一线,收起这些钱吧!”

    



    这名管家倒吸了一口凉气,心中大骇,他也是走过大汉数个州郡的人了,见过的军队不计其数,就连那传闻中的禁军,也是看过两眼的。不收贿的士兵,这是他这辈子第一次见。而这么奇怪的军令和将领,他也是第一次见。

    



    其实要是换成征北军,说不定就收下这些钱了,可是这个管家碰到的是陈国卫,还是刘征的亲卫。

    



    刘征对自己的亲卫要求是非常严厉的,别的士卒刘征管不到,但是刘征严格要求自己的亲卫绝对不可以拿老百姓的一针一线!这就叫军纪!

    



    而就在这时,被这一行人团团护住的马车里出来一道有些虚弱的声音:“不知道在下可否见一见你们将领?”接着,一个有些病恹恹却气度不凡的中年人从马车内走了出来。

    



    这带头的小军官平日里也是跟着刘征四处闯荡的,见识过不少大人物,看出了这人的不凡。“好,这位先生稍等,在下这就去通知我们将军。”说完,这小军官就带着几个人离开了。

    



    ……

    



    “将军!”隔了几百米,刘征就听到了先前那个过来请示的军官的声音了。刘征缓缓策马前行,来到他的面前,眉头一挑,说道:“怎么了?”

    



    “启禀将军,我们救下的那只队伍里,有一个文人邀将军一见!”

    



    “哦?”刘征是了解自己这些跟班的,虽然是些武夫,但都算得上是见多识广,能让他们过来找自己,就说明那个文士不简单。

    



    匆匆来到马车前,刘征看到了那个病恹恹的文士,朗声道:“在下刘征,不知阁下是?”

    



    在这病人旁边的管家听到刘征的大名之后,不由得浑身一震。

    



    人的名,树的影!这就是名望带来的好处,只是一个名字就已经让对方大吃一惊了。大汉消息的传播速度并不慢,但是像刘征这样的世子的名声传播的却不快。所以过了一年多,大汉的老百姓才知道刘征的大名。

    



    管家虽然惊骇,但是这中年文士却并没有太吃惊,拱了拱手,“在下孔文举。见过陈王世子。”说罢,就要行大礼。

    



    这可把刘征吓了个半死,孔融、孔文举——当代孔家家主,代表的可是儒家,这一拜可不是现在的刘征能接受的。

    



    刘征赶紧边把孔融扶了起来,边说道:“蔡师曾经推荐过我读孔御史的文章,从那之后,我就对御史心存敬仰,而我在洛阳的时候,多次想拜访御史大人,但总觉得自己才能不够,不能够迈入御史家的门槛。今日终于有幸见到御史了!”

    



    只要是人,就没有不爱听好话的,孔融也不例外。刘征都这么说了,孔融怎么可能不高兴?

    



    孔融高兴了就打开了话匣子,和刘征唠了许久,刘征也才知道,如今朝堂之内,大将军何进得势,搞得朝堂乌烟瘴气。

    



    孔融实在是看不下去了,在加上和自己的上司、何进的心腹,先前那位在朝堂上弹劾刘宠的那个御史中丞不和,索性借着生病为由,辞官回家了。“怪不得孔融要行大礼,儒家可是最讲究‘礼’!的学派,更可况还是孔家!”

    



    两人为朝堂扼腕叹息了许久,直到刘征的那个亲卫过来通知刘征大军已经整合完毕,孔融才问道:“不知世子为什么聚集了大量兵马在青州?”

    



    刘征等这个问题已经等了半天了!孔融身为北海名士,能得到孔融帮忙,这借粮的事就会轻松的多!

    



    “唉,孔先生有所不知!我父王带着百万百姓来到幽州,恰好碰到了张纯作乱。我父王身为大汉忠良,怎么能坐视大汉百姓受苦受难不管?我父王为了大汉奋不顾身,但却有小人在后方捣乱,断了我军的粮草!

    



    而我父王在缺粮少食的情况下,损兵折将,拼死血战,斩张纯,驱乌桓。但是现在战争结束了,我军却没有了粮草,眼看着百万百姓都在挨饿。

    



    我父王宅心仁厚,派我前来青州以帮助焦刺史剿灭黄巾为代价,换来些许救命粮。而我愚笨,也不认识焦刺史,只能寄希望于剿灭黄巾以此来吸引焦刺史的注意!”

    



    刘征一边说,说的那叫一个惨啊,闻者落泪,听者伤心。而刘征的小跟班,那个军官哭了起来,一把鼻涕一把泪。

    



    看着这一将一兵掩面而泣,孔融被老管家扶着站了起来,缓缓向北方行了一个大礼。“陈王高义!”

    



    接着,孔融回头看向刘征,朗声说道:“世子莫要伤心,我孔文举虽然辞官回家了,但是在这青州的一亩三分地还是认识些人的,明日我就去拜访焦刺史。”

    



    刘征大喜,对着孔融连连拜谢。然后就下令开拔了。

    



    回到军中,刘征召开了那个聪明的亲卫,“你叫什么?”

    



    “回将军,小的名叫姜杰。”

    



    “姜峰和你什么关系?”

    



    “将军,小的并不认识姜县令。”

    



    “哦,原来是这样啊。今天你表现的很不错,以后就由你来做我的亲卫长吧。”

    



    “谢将军。”

    



    “下去吧。”

    



    “诺。”

    



    看着离开的姜杰,刘征开始思考起如何从焦和那里要粮的问题了,剿匪只是一个由头,究竟能不能要到粮,还得看焦和的态度。

    

上一页返回目录 投推荐票 加入书签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