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章


没错!
原文女主就是从卖鸡蛋开始发家致富。
眼下是特殊时期,山下的村子实行大锅饭制度,除了有些生产队还喂养了少许鸡下蛋之外,大多数村子连家禽都没有一只。
上面派下任务回收肥猪,标准也是活猪个体达到120斤的起征点便收购。
在队里上班壮劳力劳作一天才两三毛钱,而老人和妇女则只有一毛到一毛五。
要想靠正常途径挣钱,那是难上加难。
可山上却不一样!
由于特殊地形限制,加上历史原因,造就了山上的特殊性。
附近几座山峦之所以和山下不互通,是因为早些年这里是土匪窝子。
解放后,土匪窝表面上被剿灭,土匪放下武器做回庄稼人,实则留在山上的这批人并不受县里管辖。
加上这里交通不便,又地处附近三个县的夹角处,属于“三,不管”地带。
山上的人们家家户户都养鸡养鸭,却因为山路陡峭,运输不便极易磕碰损失。
就造成了山上的农作物运送不出去,而山下的新鲜事物也难以进入山上的局面。
于若曦在做的,便是如书中所写的那样,挨家挨户收购鸡蛋,再拿到山下去转手倒卖。
这是属于“投机倒把”,抓到可是要坐牢的。
再严重,吃枪子儿也不是不可能。
想象总是很美好,而现实却太难。
她都连续翻了三个山头,才终于找到了书中所写的山顶平原。
谁能想到,在重重叠叠的山峦之巅,居然还有这样一个平地存在?
她尝试着和山顶的人们接近,可山顶的人们对她的到来却一直保持着警惕态度,别说收购鸡蛋,她每走一步都有好几个小孩子跟随。
说是跟随,实为监视。
她不由懊恼起自己的大意来,莽莽撞撞就上了山,却忘记了这里的人们极度排外,失算了!
她一停下,几个牢牢盯着她的孩子也停下了脚步。
她在兜里掏了掏,摸出几颗在路上顺手摘的八月瓜,摆出自认为最和善的脸,“小朋友想不想吃?来,都给你。”
“我才不要!”
山上的孩子并不好骗。
看见她手上的野果子,尾巴都险些翘上了天,“这种果子到处都是,我才不吃呢。喂,你这个女人来山上干嘛的?是不是又想哄我们大家拿粮食?”
这个时代还施行粮食征收,根据人口多寡和土地来确定征收公粮。
山上的人们特别反感要交公粮,没少和山上收公粮的“村官”们对着干。
“我可不是来收公粮的,我是来买你们的鸡蛋的。”
她赶忙说出自己的来历,“山下的村子都没有养鸡,更没有鸡蛋。家中有人坐月子需要补充营养,想买些鸡蛋。小朋友,你家有鸡蛋卖吗?”
“有也不卖给你。霍哥哥说了,山下的人可坏了,我们可不能随便和他们说话,当心被骗。哼!”
小朋友,你这么出卖你的霍哥哥好吗?
“我不是坏人。你看我这模样,像坏人吗?”于若曦摆出真诚脸。
“不像。”
几个小孩对视一眼,摇摇头,随即又点点头,“霍哥哥说了,坏人惯会装成无辜模样骗人。你就是骗子,我们有鸡蛋也不会卖给你!走走走,给我滚下山去!”
别说,这些人确实排外。
连这些小孩也对她连推带轰,把她驱赶了出来。
于若曦有些沮丧,辛辛苦苦爬了几座山,最后居然无功而返,太可惜了!
最重要的是,挣不到钱,她该怎么办?
拖着沉重的步伐,她一步一挪慢慢往山下走。
走到拐弯处,身后突然传来一阵急促的脚步声,“等一等!”
于若曦惊喜地回头,却看到一名神色有些慌张的女人。
“你、是想买鸡蛋?”
“对,我是来买鸡蛋的,家中妯娌坐月子需要补充营养,想买些鸡蛋回家吃。大姐,你家有鸡蛋卖吗?放心,我一定给你一个满意的价格。”
对方双眼一亮,慌忙扫视一眼周围,才压低了声音:“我家中的鸡蛋不少,你能出什么价?能要多少?”
“鸡蛋八分钱一个,你有多少我要多少。”
于若曦给出这个价,也是计算过的。
当下的鸡蛋大多在一毛到一毛二左右一斤的价格,却往往有价无市。
尤其是这年头买什么都要票,就更限制了人们餐桌上丰富的菜色。
她给出八分的价格,瞧着虽说有些少,却是考虑到自己的利润,以及上山下山不便的人工运费。
八分?
这个价格让对方眼前一亮,似乎又顾虑重重的皱起了眉头。
最后还是咬咬牙点了头,“行,八分就八分。不过,你不能跟我进去。你就在这里等着,我去给你拿过来。”
要不是她当家的等着要用钱,她也不会铤而走险,来找陌生人卖鸡蛋。
于若曦叠声应下。
果然,时间不长,那女人便挑着大箩筐一脸惊惶地过来了。
“我家的鸡蛋就在这里了,你数一数。”
鸡蛋确实是好蛋,个头大,分量足,八个鸡蛋就足足有一斤,显然喂养得很好。
而且数量着实不少,满满的两筐,要数,得数到什么时候?
于若曦想了想,站起身来,“大姐,鸡蛋太多了数不方便。不如这样,咱们就按斤算,八分钱一斤,你看怎么样?”
对方却拘谨地擦了手,有些难为情地低下头,“大妹子,大姐我不识数。你看着给就是了......”
原来不识数啊!
这年头还是六十年代,不识数的女人着实不少。
若是换作旁人来买鸡蛋,心生贪念,那这位大姐就亏大了。
难怪山上这些人都不爱跟山脚下的人打交道。
可眼下对方不识数,总不能她拿一毛钱,再拿一个鸡蛋吧?
“没事,大姐我教你。”
于若曦说教她,就真的老老少少的教。
就着女人拿来的称,选了十个个头适中的称了称,再称了总重量,扣除箩筐的毛重,接近400个鸡蛋,花掉了足足32.58块钱。
大姐拿着厚厚一沓零钱,双手都止不住地抖。
“妹子,你是不是算错了?怎么会有这么多,你别是可怜我,才故意算错账。我、我不能要......”
说着,还硬是要退一半给她。
“就是这么多,没算错。大姐,钱你拿着,不过鸡蛋你记得帮我留上。下次我还来买。”
上一页返回目录 投推荐票 加入书签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