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随随便便,处事自由

    有些人不爱结领带,永远不会刻意打扮自己,从来不会顾及别人对他的看法,有点儿抗拒潮流的精神。

    



    “我无论如何都无法忍受在脖子上绑条领带。”说这种话的人,大都属于打扮随便的类型,当然也有其他方面的理由。

    



    领带起源于17世纪的后半期,有个名叫罗威尔?克拉瓦特的士兵,常在颈上围一块布条。法国宫庭的贵族们模仿其装扮,把布条当成上衣衣襟上的装饰品而流行一时。这位士兵所属部队的名称,正好是法语“领带”的意思,所以领带进入普通名词一直延用到今天。

    



    服装是表现性格的重点。打扮随便的人,一般都是缺乏持久的活力,而且喜爱主动支使他人,不愿被他人所使唤。因此这些人不适合在公司任职。许多有志于独立创业,或希望独立在人世间闯出一番名堂的人,或经营商店的人,多属于这种类型。

    



    要是问他:“你喜欢领带吗?”若他回答:“我不喜欢,带上它好像要断气似的”的话,你最好能了解,这正是他对公司不满,意欲独立门户的证据。他们是自由的爱好者,但从环境上、工作上及生活上,都面对着种种约束。

    



    摸透他的性情爱好

    



    在求人过程中,掌握对方的性情爱好,可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顺情说好话”,这句俗话不无道理。人们都喜欢被顺毛摸挲谁愿意与被着自己心意的人打交道呢?摸透对方的性情爱好,可以使我们在求人时选准对象,迈对门坎,并在交往过程中采取应的方式方法。

    



    性情急燥,唱歌跑调

    



    “今天晚上7点钟,我在老地方等你。”

    



    像这样既不打招呼也不再说些其他什么,正事说完后立刻切断电话的人,他们好恶的表现相当明显。

    



    仅说这么一句话就没声了,使接电话的人莫名奇妙,搞不清楚到底是谁。这种人,大都属于急躁、任性而没有耐心的性格。

    



    这种人与他人相约见面,绝不会比对方先到等候,因为他们没有等人的耐心。若让等个5分钟,立刻就怒火中烧。

    



    这样,自然就要别人等他了。而且让他人苦等也若无其事:“哦!你来了?”只有这么一句话,也不会表示歉意,好像根本不觉得自己迟到了。

    



    这种人给人豪爽的感觉.工作能力也相当优秀,但好恶的表现激烈,人际关系并不很和谐。

    



    这种人常想些与众不同的事情,对事物有丰富的经验,一旦迷上就不辞辛苦地干到底,热情一消失,就什么都不管了。不过,开始进行某项工作,无论中途遇到多少挫折艰难,绝对会坚持到最后,把工作完成。在工作方面,这种人又颇有耐心,但要“迷上”才行。

    



    然而,他们很怕麻烦,往往对次要的事情得过且过,如无关紧要的信件,稍稍看过便丢掉在一边。

    



    要不是有利当头,他们绝不会浪费唇舌。只有用报酬的方式,才可使他们为你做事,这种人不会是好交往的人物。

    



    大大咧咧,不拘小节

    



    在公司里,常会遇到这种情况,接电话的女职员歪着头,百思不解的样子:“陈先生,找你的,不肯说是谁……”

    



    当你抱着七上八下的心情,拿过听筒一听,也无法知道对方的姓名,对方只说:“老陈是吧?是我啦!”

    



    这种人即使打电话到女孩子家中也只是:“喂,张家吗?张小姐在不在呀?”根本不自报姓名。像这样不懂电话礼节,唐突地四处挂电话找人的人必定不少。

    



    假如张家的人答他:“我女儿不在家。”他会立即切断电话。接这种电话的人,恐怕内心一定会有不愉快的印象:“到底是什么人呢?真不懂礼貌!”

    



    这种人有尖酸刻薄之处,尤其面对面时,更以尖酸刻薄的口气挖苦人为自豪。但有英雄主义心理,对弱小者非常亲切,眼见朋友在受苦难的话,绝不袖手旁观。对家属的态度随便,对约好的事也会失信,不是可信赖之人。

    



    然而他即使失信,也会不言惭地辩解;“我们不是好朋友吗,何必为点小事斤斤计较呢!”

    



    意志薄弱是这种人的缺点。所以,打电话给相知的友人时,才会莽莽撞撞,不胜唐突。

    



    公私分明,言谈机警

    



    接电话时,永远都只有那么一句:“喂,我是小张……”然后就停住了,等待对方说话。这种人肯定不少。

    



    这种类型的人警戒心强,算计也高明。回话的声音,总给人觉得柔和而小心翼翼,似乎永远都有猜疑心。如你以奉承的口吻与他交谈时,他回答的声调会立即沉下来。

    



    这种人对工作以外的交往,或正事以外的东西,绝不混为一谈。也就是把工作与私人生活分得很清楚。普通人很难将工作与私生活严格区分,但这种人能彻底区分,所以也有其对工作贯彻始终的一面。因此,即使热恋中的女朋友打电话到公司来,他也不会与之长谈,到了下班时间,不会立刻离座回家。工作方面相当勤劳。

    



    这类人与人交往时,只会站在对其工作有利的立场上,更甚的是,他们会以最小的代价,收回最大的效益。他们属于言行不一致的人,与其交往,还是处处小心为宜。

    



    ?里?嗦,办事瞎磨

    



    在电话中倾听对方说话,而且能获得对方好感的人不少,那就是废话连篇的人,碰到不是自己要找的人时,他也要说:“哦,是伯母啊,我是小张啦,好久没去拜访您了,近来很好吧……”像这样也不忘奉承对方几句,而且还颇能了解对方处境般地亲切交谈。

    



    这种类型的人,大半以所谓“说教口气”说话,无论男人或女人,都能够亲切和蔼地照顾别人,解决他人的难题。

    



    这种人与他人交谈时,也绝不会大声说话,永远都是孜孜不倦的神态,是安静而沉着的人。但却绝不是一本正经的人士,三杯黄汤下肚后,谈笑悦人的本领也不错。他非常善于发挥愉快的一面,达到使他人发笑而自己也自得其乐的境界。

    



    在酒宴中,大肆批评别人这也不是,那也不妥,只想纠正别人的不当,绝不是想强加观念给别人。这种人经常站在他人的立场为他人设想,有其温馨的一面。虽然常数说他人的不是但绝不会惹人反感,永远被周围的人所爱戴。

    



    欠缺行动力,对女人的感受力薄弱,是这种人的缺点。

    



    要是你的朋友是这种人的话,无法期望他有多大的成就。可过,你们可以度过和气的时光。

    



    计算分毫,不拔一毛

    



    通过对待钱财的态度可以看穿对方的心理,钱财是世上不可缺少的东西,因此人们对钱的态度,正是一面镜子,能反映出他们的性格。事实上,大家也许已经有一定的经验,如,豪爽的人怎样用钱,吝啬的人又如何省俭。

    



    有人喜欢拿着装着巨款的钱包若隐若现地在人前炫耀。这样的人物,大多是视钱如命的小气鬼。也有人随着心清的喜怒哀乐而买这买那,这是一种欲求不满的类型。很有趣,用钱的方法反映着各种人的各种性格和心理。

    



    平日吝啬小气的家伙,遇到感兴趣的事物,不惜一掷千金,这种人在某方面肯定具有双重性格。

    



    认为人世间“金钱支配一切”,除现金外一概不信任的人,属于内向性的分裂症人格。如果你不幸跟这种人借一块钱的话,你就得记住,终生记住他的大恩大德,别忘了报恩。

    



    对任何事物必讲求道理方觉放心的人,必定热衷于投资土地买卖、股票、贵重金属,依照预算,切实计划性地应用金钱,这种人可信赖,但却有算计心理和冷漠感。

    



    嗜酒如命,精力过剩

    



    嗜酒如命的人有一种逃避现实的心理,或者内心秘藏着欲求不满或伤心的往事。

    



    从饮酒方式可看出此人的深层心理状态。

    



    无论喝再多的酒,都能够一如往昔般地冷静,毫不借酒装疯的人,属于自我防卫高的人,醉酒后尽说自己事的人,是心怀不满的人。

    



    不顾他人的反应,自顾自猛灌酒的人,大都想隐藏自己内心的不安,喝过多的酒就烂醉,胡言乱语,沉睡。平日似乎和顺而亲切的人,酒后对你大吼大叫:“好的,你说我什么地方不好嘛!”正是这种人。

    



    内向的人常自斟自饮。爱好独自喝问酒的人,占有欲强烈,小气且自我表现欲强。相反的,外向的人喜欢大伙儿闹哄哄去饮酒作乐的人,则充满活力,精力绝伦。

    



    竞技比赛,干奇百怪

    



    有人以为,比赛不能列入人的嗜好当中,但事实上,不少嗜好是与比赛有关的,不少体育运动,都以比赛的形式进行,如球赛、游泳……通过人在体育比赛中的种种表现,往往可以推知其性情和心理。

    



    比赛中途心清转劣的人,是欲求不满露骨的表现。

    



    比赛一次即一蹶不振的人,易陷于智谋上的退路。

    



    比赛进行正激烈时,不愿听他人言的人,是视野狭窄的表现。

    



    比赛正激烈时,易听人言者,是易受暗示操纵的人。

    



    喜欢说“再来一个”或喜欢喊叫的人,残留着幼儿时撒娇的心理因素。

    



    ⑥把自己的失败归因于技巧不熟练的人,虽见似谦虚,实际上自尊心强。

    



    将自己的失败归咎于运气不佳的人,具有歇斯底里的性格,虚荣心强。

    



    ⑧把自己的失败归咎于他人的人,自我信念强,对自己相当有自信。

    



    ⑨对失败装作若无其事的人,是不愿自我被伤害的自我防卫型。

    



    ⑩不愿下围棋、象棋的人,是拙于识大局的人。

    

上一页返回目录 投推荐票 加入书签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