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掌控局势

    初秋的天气渐渐变得凉爽起来,秋风到处,落叶飘飞。繁华的京城,却一如既往的人来人往,坊间叫卖声此起彼伏,行人络绎不绝。

    闹市中的一处静谧所在,便是当朝显赫的太师府。府中,杨太师紧皱眉头,说道:你是说,皇上召见了徐崇光那老头几近一个时辰

    还是先前那个内侍,点了点头,说道:咱家在旁服侍了好久,决计不会看错,绝对是徐大人。

    杨太师奇道:不对啊,小皇帝每次见到那老头都不甚耐烦,没说几句话就开始撵人。怎的这次如此反常鹤栎,你怎么看

    堂下还坐着一人,肥肥胖胖的样子,一看就是吸足了油水的。胖子开口道:下官所在的吏部一向与徐大人的户部不甚和睦,也不清楚这里面有什么玄机。

    原来这人便是吏部尚书,陈鹤栎。他与杨太师是师生关系,并且同乡,自然而然结成朋党。杨太师羽翼众多的缘故,皆因他曾当过五次科举主考,是众多官员的坐师,人脉积累下来,才得有今日的威势,成为了显赫的杨太师。

    杨太师虽老,可还没糊涂,他敏锐地察觉到一丝危险的气味,但他又不确定能来自哪里。他或许不曾想到,一个在他看来没什么主见的小皇帝,居然在暗中想要阴他一把。

    杨太师苦笑一声,说道:可能是老夫多虑了,这小皇帝不过是一滩烂泥,若没有我们,他一个人又能做得了些什么

    陈鹤栎笑道:老师所言极是,若没有我等帮他,大顺朝早就垮了。

    杨太师也不去想这件事,说道:辛苦黄内侍了,你且去领赏。那黄内侍告退而出,领了赏便回宫了。但他却没想到,一双眼睛把这一幕看了个正着。

    宫中,自是有人向陆承启禀告了一切,但陆承启沉得住气,他知道,若是此刻动那个太监,会打草惊蛇的,便忍住按兵不动。他在等,等属于他的力量。

    两日后,许多衣衫褴褛的难民从外面涌入京城,城防司觉得不对劲,报告了上去。但杨太师不以为然,黄河决堤已然一个多月,有些难民涌入,自是难免,也不甚注意。

    但杨太师没想到,在一个大院内,一个年轻人的出现,悄悄地掌握了属于他的力量。

    这是一个不引人注目的大院子,是陆承启派人买下来的,作为他崛起的基地所在。当许景淳回到京城的那一刻,他便知道了。

    眼前,是一群风尘仆仆的边军,连续的急行军,没有拖垮他们的战斗意志,这让陆承启很是放心。他巡视了一番,直接证明了自己的身份:朕乃当今天子,有一件与尔等荣光之事,问你们敢不敢去做

    所有人都有准备,当即朗声答道:愿为陛下效力

    陆承启缓缓说道:朕欲肃清贪官污吏,还天下一个安定。你等愿不愿意与朕共进退

    边军们没有退却,斩钉截铁地答道:当仁不让大家都是聪明人,跟着皇帝有肉吃,自然没人会退。这等唾手可得的荣华富贵,乃是天大的机缘,谁又肯落后了,当即每个人都表了一番忠心。

    陆承启微微一笑,道:你们且换了衣裳,明日便是立大功之时,须得随传随到,可能做到

    其敢不效死命

    陆承启大喜,道:好朕丑话说在前头,若有谁通风报信,朕定当诛他九族,让他永堕阿鼻地狱,可清楚了

    清楚

    好,解散。许景淳,随朕走走。

    许景淳不敢怠慢,跟着陆承启向这个大院子深处走去。陆承启说道:朕要设立一个属于朕的亲军,唤作监察司,你就是监察司的司长,从四品武官,只需对朕负责,懂了吗

    许景淳想过陆承启会给什么赏赐,但没想到会直接官升一级,且权力大大增强。当即说道:愿为陛下效死命

    陆承启皱眉道:朕不需要你死,只需要你把事情给朕办好就行了。监察司的职责,乃监察百官,有无贪污受贿之举,若有,直接上报给朕,朕会定夺。同时,没有朕的旨意,你们不得拿人。若有私自拿人,朕要你项上人头,可明白

    许景淳吓得一身冷汗,说道:微臣明白。

    陆承启继续说道:很好,监察司设一个牢狱,专门关押这等贪官污吏,你们要给朕看好了,若是有贪官未曾伏法便身死,朕也定不轻饶,明白吗

    许景淳不敢抹去头上冷汗,他才明白什么叫伴君如伴虎,当即说道:明白,微臣明白。

    陆承启缓了缓语气,说道:你好好给朕办事,朕不会亏待你的。明日需做好准备,随时出击。今晚你们要辛苦点,看住纸上这些人的府邸,不能给一个人走脱。说罢,陆承启把一封信递给许景淳,以他的智商,自然明白陆承启要做什么。

    许景淳知道自己已经上了船,没法跳下了,深吸了一口气,说道:微臣定然不负皇上厚望,用心办事。

    陆承启说道:很好,朕要回宫了,你举荐一个御前侍卫,需身家清白的,朕要换一个侍卫长了。

    御前侍卫中王彦宸出身清白,乃是微臣知交好友。

    好,朕明白了,明日便看你的了。陆承启淡淡地说道,啪的一声收起折扇,转身往皇宫走去。至此,陆承启的心头大石才算着地,心道:局势几乎都在我的掌控之中,我就不信,斩不断你这老狗的羽翼

    望着太师府的方向,陆承启露出了一个冷笑,大跨步往皇宫走去。看着街上鳞次栉比的店铺,此起彼伏的叫卖声,陆承启开始了他另类的调研,他要开始为经济改革做准备了。

    天色渐晚,路上的行人非但没减少,反而还慢慢多了起来。许多茶坊灯火通明,街边小摊都摆了出来,偌大一条马路,仅余三两行人并肩而行的距离。青楼画舫也是人头涌动,让陆承启以为这个时代没有夜生活的念头一去不复返。看来这样改革税收,还是可行的

    陆承启暗暗点了点头,不及多看,皆因天色很晚了,再不回去,恐怕周芷若那小美人要着急了。想到自己的皇后,陆承启心中柔情一片,忽然瞥见一根簪子,做工非常精细,也没跟小贩讲价,直接花了一百文钱买了下来,便匆匆赶回了皇宫。

    宫中仁明殿,周芷若正坐立不安,陆承启在窗外看得好笑,推门而进,说道:梓童,怎地今日这般烦躁

    周芷若见陆承启回来了,忍不住扑上去,说道:都怪你,怎么出去这么久,臣妾以为你出事了

    哈哈,有御前侍卫的保驾,谁能动朕一根毛发来,梓童,这可是朕送与你的礼物,看一看,可喜欢陆承启拿出拿根簪子,送到周芷若手上。

    周芷若见到这根雕工精细的簪子,也一阵惊喜,在手中把玩良久,也舍不得放下。陆承启看的好笑,心道:不管是哪个朝代的女人,都是喜欢一样的事物

    周芷若终于恋恋不舍地放下那根簪子,红着脸说道:皇上,臣妾服侍你歇息
上一页返回目录 投推荐票 加入书签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