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七章:经济制裁

    谢谢qs妖道的打赏我会继续努力的再求些收藏推荐,谢谢各位了

    陆承启点了点头,说道:不错,远交近攻这个策略说得不错,但不解燃眉之急。现在我大顺朝面子受损,怎么也得找回场子。朕今日召你们来,就是想听听你们是怎么想的。

    这时候,一向沉默寡言的军事参谋部枢密使姜瑜突然开口说道:陛下,这仗也不能打,兵也派不了,怎么找得回场子

    徐崇光闻言点了点头,说道:是啊,不动刀兵,如何能惩罚这等小人

    余者皆默然,认为此事颇为无力。陆承启也知道,他们这些人观念还没有到后世这般程度,不会最大化运用自己国家的优势。大顺朝在这个时空就是相当于正史上的宋朝,不敢说硬实力最强,但也不弱;软实力那是公认的最强。

    且硬实力里面的经济科技水平,乃当世最高,既然如此,何不加以利用陆承启把这个思路说出来之后,就是想诱导这些国之重臣往这方面想。

    徐崇光和林镇中不愧是当过户部尚书的人,立即体会到了陆承启的意思。徐崇光对林镇中使了一个眼色,林镇中便小心翼翼地说道:陛下的意思是,从商路入手

    陆承启满意的点了点头,说道:不错,林卿理解得算是比较到位。但还不止这些,朕要的效果,是全面封锁和高丽国的贸易,技术的输出。把高丽国的商人从大顺朝赶出去,抄没他们的家产。停止进口高丽国的一切商品,全面封锁住高丽国的边境。

    众官听了陆承启的经济制裁措施,不由得心中一寒,这种招式他们闻所未闻,见所未见,效果如何他们不清楚,但按照大顺朝的实力来说,做到这样并不难。只是这样一来未免太狠了点,相当于杀敌一千自损八百,大顺朝里面有多少商人靠和高丽国的贸易生存,他们不得而知。但人数绝不会少了去。这样的制裁措施一下达,恐怕最先受伤的是这些人。要是他们闹起事来,也是一场不大不小的麻烦。

    吏部尚书吴显祉把自己的看法说出来之后,陆承启点了点头。他的看法其实也是众人的看法,由他提出来不过是借了他的口罢了。陆承启说道:不错,经济制裁乃是杀敌一千自损八百的招式,但我大顺朝经济兴旺发达,又岂是一个小小高丽国能比拟的朕这样做,不过损失了一个小小的市场罢了,可得到的收获却是削弱了敌人的实力,这样的买卖,做得。对于那些断了生计的商人,朕亦有办法补偿他们的损失。诸卿可能不清楚,海贸的利润有多丰厚吧林卿,你是户部尚书,你且说说,船舶司上一年关税收入是几何

    林镇中仔细回忆了一下,说道:回陛下,船舶司在开通三月以来,已经入税达两千七百万贯。

    陆承启点了点头,说道:这仅仅的对倭国的贸易,便能有如此丰厚的利润。若朕的商人船队,去到大食,天竺,注辇国,大秦拜占庭帝国,吕宋,塞尔柱突厥,高棉,蒲甘,岂不比一个小小的高丽国所获利润高几百倍

    众官对陆承启所说的国家除了天竺大秦之外,其余的都不认识,不由得面面相觑。徐崇光小心翼翼地问道:敢问陛下,这大食注辇国吕宋塞什么突厥,都在什么地方

    陆承启也知道他们尚不知道世界有多大,早已经把一副不完整的世界地图给提前绘好了。只是他的画功不行,整幅地图显得似是而非。陆承启把地图传给众官查看,众官实实在在被震惊了一番,他们没想到大顺的疆域是这般小,也不在世界的中心。他们虽然看不懂一般的军事地图,因为那些地图没有东西南北的概念。但这副世界地图,他们却是看得很明白。因为陆承启把方向都标注了出来,把每个国家的疆域都标画了出来。制作这幅地图,可废了陆承启不少心思。这些国之重臣都沉默了,没人敢说话。

    良久,徐崇光才说道:陛下,这副地图是是真的

    陆承启点了点头,说道:大顺辽国高丽国倭国天竺等都是比较精确的,由监察司收集的情报绘制而成。剩余的都是朕根据出海商人提供的海图,臆测出来的。陆承启之所以这么说,就是怕他们把自己当成怪物。

    徐崇光确信了这一点之后,叹道:臣本以为我大顺乃是最大之国,居天地之中,却不知道天地这般广袤。现在看来,与古时夜郎之国,又有何区别

    陆承启点了点头说道:世界之大,远非你我想象。希望有生之年,朕能看到一副完整的世界地图。以诸卿看来,这般远洋贸易,能否比得上高丽一国

    众官皆不敢保证,但海贸之利甚巨,却是大家的共识。见没有人反对,陆承启就拍板了这个方案,要用经济制裁来对付不讲道义的高丽国。陆承启坚信,一个出产不丰,消费不强,土地贫瘠的高丽国,根本没有本事在经济方面,和大顺掰手腕。两者的差距,好似大象和蚂蚁,不是一个重量级的。大顺一旦开启了对高丽国的经济制裁,那便是高丽国的末日到来。

    翌日,接到陆承启亲手写的手谕,监察士从全国出动,四处捕拿高丽国商人,抄没他们的家产,然后遣送回国。

    大顺民报上面,也刊登了一则震惊全国的消息,原先的铁杆盟友,高丽,居然叛投大顺的死对头辽国了。这则消息一出,全国哗然,其余诸报,皆疯狂开始讨伐高丽国,一时间高丽国人在大顺国境内,好似过街老鼠,连三岁孩子都知道他们的斑斑劣迹了。

    更狠的招数还在后面,大顺已经公开和高丽国撕破脸了,牢牢把控着幽云边境,完全封锁了对高丽国的贸易。如此一来,很多商人就慌了,他们置办的货物没法运往高丽销售,恐怕要倾家荡产。

    好在商人也算注重消息,注意到大顺民报呼吁同高丽国贸易的商人转投海贸,若能开发出一条新航线,利润将是同高丽贸易的百倍,甚至千倍。船舶司还免费提供一些出海船只,数量不多,先到先得。

    商人逐利,眼看前往高丽贸易是不可能的了,被监察士捉到就要抄家收没,如此高的风险,换做谁都不会做。既然走投无路了,还不如搏上一搏。于是,在幽州边境的商人纷纷前往辰州或莱州,通过船舶司,雇佣水手驾船前往日本贸易去了。
上一页返回目录 投推荐票 加入书签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