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三十三章:顺藤摸瓜

    待得那人走到亮光处,才发现此人乃是监察司司长许景淳。

    只见他一拱手,恭敬地说道:陛下,臣已然听到了。

    陆承启放下茶杯,道:说说你的看法。

    许景淳整理了一下思路,才缓缓地说道:陛下想必也明白了,此人必定是朝廷重臣,之所以搅弄风云,便是为了掩饰自己的罪行。臣敢断言,眼下的士子闹事,便是此人别有用心地挑动的。只是此人隐匿太深,臣也不好追查

    监察百官,本来就是监察司的职责,许景淳自觉把这个责任扛在肩上,陆承启满意地点了点头,说道:既然有了梁仲文这条线索,那便顺藤摸瓜便是了。

    陛下高见许景淳不轻不重地拍了一记马屁,梁仲文若是有问题的话,必定会露出破绽的。只要不动声色,暗中盯梢,肯定能顺藤摸瓜,一举破案

    陆承启也不在意被拍马屁了,拍桌而起道:好,朕给你一月时间,定要将幕后之人揪出来如此狠毒之人,如何能做官

    许景淳吓得连忙跪倒在地,变声说道:遵旨

    行了,此间无事,你退下吧陆承启淡淡地说道。

    许景淳这才敢从地上爬起来,恭谨地弓着身子对着陆承启往后退。等等

    陆承启突然想起一件事,叫住了他:苏子瞻那边,没有消息传来吗

    许景淳愣了愣,一时间没想到苏子瞻是谁。在监察司里面,一般都不称呼别人的字,都是用本名的。毕竟监察司是一个监察百官的机构,而不是一个人情交易所在,自然不用那么讲究,直呼其名便是。以至于苏轼名满天下,还有人听到他的字,居然要想一想才想得到是谁,也算是奇闻一件了。

    陛下,暂无消息许景淳据实回答道。

    陆承启有点发牢骚地说道:这个苏子瞻,已经一个多月没有奏折呈上来了,难道是出了什么事情不成

    许景淳连忙安慰道:陛下,绝无可能。各地监察司暗中护着苏大才子,莫说出了事,便是苏大才子有伤风感冒,臣亦会得知。想必是苏大才子查案正到了紧要关头,是以才忘了写奏疏罢了

    陆承启白了他一眼,说道:你倒是会为人开脱,罢了,朕也想不到,拐卖孩童一案,居然和朝廷大臣有关联。许卿,你且修书一封,通过暗报渠道,送给苏子瞻。你们从两处一同查,必定使此人现形哼,如此丧尽天良,朕不将此人揪出来,心头便堵得慌

    见许景淳尴尬地杵在那里,陆承启有些心烦:你退下吧

    许景淳才如同大赦一般,不敢停留,直接出了垂拱殿。

    与此同时,夔州路,一间客栈里面,秦明正喋喋不休地跟苏轼抱怨着:我说苏大才子,你都在这呆了快半年了,怎么还是如此无动于衷

    苏轼品着香茗,答非所问地说道:你要不要来一杯

    秦明都快抓狂了:我说苏大才子,你能不能上点心啊

    苏轼愣了一下,说道:你还要点心啊早说嘛,我也感觉到饿了

    秦明被打败了:苏大才子,合着你是明着来做钦差,其实是来出游的吧

    苏轼笑着摆了摆手,说道:别这么说嘛,这也是查案需要,查案需要而已

    秦明怒斥道:你查了这么久,查出点什么来了除了隔几日便被人刺杀一次,暗杀一次之外,你还有什么拿得出来的东西要不是韩女侠屡屡出手相助,恐怕你早就横尸街头了

    这不就对了嘛,前朝大诗人李白都说了,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既然我苏子瞻每日活在水深火热之中,何不及时行乐免得到了阴曹地府之后,是个糊涂鬼不说,还得是个愁眉鬼哩苏轼又饮了一杯茶,之后再把茶杯斟满。

    其实你也不用这么急,我苏子瞻是何人如此小小案件,自当是手到擒来。秦大郎,我可以跟你说,此案差不多要结案了。

    听了苏轼这句话,秦明刚想大骂,突然才醒悟过来:不对,你是说你已经有头绪了

    不然你以为呢苏轼摆出一副高深莫测的样子,好整以暇地说道。

    秦明鄙夷地说道:我只看到你出入风月场所,拜访乡绅富贾,流窜街头巷尾,或者去游山玩水,吟诗写赋又哪里查过案了

    苏轼有点不满了:那时我正在查案,你没看到

    我就看到你出入风月场所了秦明一口咬定这个,决意实话实说。

    苏轼一阵无力感:那是青楼,人家是卖艺不卖身的

    秦明乃是粗人,哪里信这种话:少来,去那种地方,除了做那事,还能做啥

    你莫要凭白污我清白,你不是一同进去的

    嘿嘿,我可没上去,谁知道你在上面作甚了秦明毫不留情地戳穿道,苏大才子,你别这么看着我,我也是实话实说罢了。莫说在这里我是这么说,便是到了皇上面前,我还是这句话。反正在我看来,你除了做过这些事,就没办过正经事

    苏轼有些怒了:我苏子瞻是这样的人我堂堂恩科状元,学富五车,谨守儒礼,如何做过这伤风败俗之事

    秦明冷嘲热讽地说道:这知人知面不知心,你的心隔着肚皮,你想什么,有谁知道你说你没做过,好,你给我说道说道,你查出了点什么莫说你查不出来,便是客栈都换了四五间了被人放火一次,投毒一次,刺杀一次,欲图绑架一次你说说看,这都是什么事

    苏轼冷静了下来,知道跟他说是说不清楚的。必须要用秦明听得懂的语言,不然秦明一旦不依不饶起来,那就十分难办了。这般跟你说罢,你再稍等两日,待得时机成熟后,我再把尚方剑圣旨官印交与你,你去调来兵马,准备接管夔州路未完待续。
上一页返回目录 投推荐票 加入书签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