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四十八章:暴起伤人

    许景淳好整以暇地说道:据臣所知,这太平坊与延寿坊不过一街之隔。若是通条暗道,不过半年之期。秦尚书,我说得对吗

    秦怡康冷冷地说道:欲加之罪,何患无辞

    听得两人的激辩,满朝文武都懵了。怎么好好地说着新政,又扯到拐卖人口案上来了更神奇的是,现在许景淳有意无意地把脏水往秦怡康身上泼,这兵部尚书到底是清白的,还是本来就有污迹一时间众臣犹如无头苍蝇,分辨不出来。

    陆承启若不是事先得知了实情,恐怕也被秦怡康蒙骗了过去。这老小子的心理素质真强,面对有意无意的指证,竟能丝毫不乱,有条不紊地组织言语反击。陆承启也有苦楚,如果直接下旨搜家,恐怕会被世人所诟病。万一捉不到人,或者捉错了人,那乌龙就更大了。

    臣一向就事论事,不会针对谁。只是秦尚书形迹可疑,臣才有所疑虑罢了。既然秦尚书要力证自身清白,何不在王府中一见高下不瞒诸位,监察司中有善于听地之人,已然明确探出王府中的暗道,乃是往西边延伸。延寿坊虽与太平坊隔着一条大街,亦不过百来丈而已,且恰巧便在太平坊西边,这难道都是巧合不成

    许景淳盯着秦怡康的脸庞,冷冷地说出了事情的真相。这般一来,形势就对秦怡康很不利了。

    欲加之罪,何患无辞

    同样的话,秦怡康说了两遍。字数相同,但语境却完全不同。先前那句,底气很足;现在的这句话,底气没有那么足了,陆承启也不过是堪堪听得清而已。

    许景淳这话一出,满朝文武就议论开来了,更有一个耿直的武将说了:秦尚书,既然你是清白的,何不让监察司去搜一搜反正坏名声的是监察司,又不是陛下

    陆承启很想一把揽住这个武将,狠狠地锤他几下:瞎说什么大实话,还说得这么好他创立监察司的目的之一,便是为了给他背黑锅的。很多皇帝想做而不能做的事情,都要由监察司去完成。刚刚被秦怡康挤兑得差点忘了这茬,现在他才想起来,监察司不正是背黑锅的好人选么

    正待表态的时候,一个胡子花白的大臣端着朝笏出列,说道:启奏陛下

    陆承启的话被噎了回去,认得此人乃是参知政事文彦博,可这一个专门钻牛角尖的臣子,此刻能说出什么好话来很想说不准,但毕竟要顾及君臣之礼,才皱眉说道:准奏

    文彦博乃是三朝元老,天圣九年文彦博进士及第。历任殿中侍御史数路转运副使等职。元绶年间,曾任枢密副使同平章事。因其性子耿直,多为直谏,为权臣所不喜,官职也只能升到参知政事而已。大顺的参知政事,一般都有好几个人,如曾公亮曾明仲便是参知政事,不分主次。地位呢,等同副相。只不过陆承启废除宰辅后,设立内阁,这参知政事的副相地位一跌再跌,几乎等同六部主官了。

    臣以为,许司长为陛下分忧,乃是好事。

    陆承启听了半句,知道文彦博还有下半句的。不过果不其然陆承启早有预料,文彦博话锋一转,说道:既无实证,仅凭一条暗道,一份供词,便下旨抄家,非明君所为。臣有一计,可两全其美

    陆承启可不知道文彦博在正史上也是文武双全的好手,曾经平定过叛乱的。此刻听得他说得好像军师一般,有些好笑,当即准奏道:文卿有何妙计,说来与朕听听

    文彦博端着朝笏,笑道:陛下何不下旨征用王府

    征用

    陆承启还没明白过来,底下大臣就议论开了。这确实是条妙计,征用王府,给予市场价的补偿。一来这是皇帝的旨意,借口是用来赏赐大臣,天下有谁能反抗二来又补偿市场价,做到了不落话柄;三呢,自然是可以光明正大地查案了,就算一无所获,也有一间宅邸的收入。此乃一石三鸟之计,直接让反应过来的陆承启对文彦了:这文老头,脑筋转得还还挺快的嘛真的是应了那句话,奸臣奸诈,那么忠臣就要比奸臣更加奸诈,才能制得住他们

    秦怡康还以为文彦博要帮自己说话,正满心期待呢没想到文彦博却是帮小皇帝出谋划策,气得他瞋目切齿,恨不得把文彦博撕了。

    陆承启故意不看秦怡康,朗声说道:文卿此计妙极翰林学士承旨何在拟旨监察司照办,将王府内外搜查一遍,不放过任何可疑人等此事宜早不宜迟,朕要在此例朝期间,听到结果

    翰林学士承旨倪刚连忙端着朝笏出列道:臣遵旨说罢,便躬身而退,打算去偏殿取文房四宝,代拟圣旨。

    倪刚还没来得及退出大庆殿,便听到一声大喝:贼子,敢尔

    倪刚还没来得及反应发生了什么,便被人一把推了出去,跌倒在地。可怜倪刚已然五十多岁,一把老骨头了,怎么受得了这个罪幸好殿中铺着厚厚的蜀锦,倪刚才没跌得很伤,但也呼痛不已。

    此际大庆殿中,已然乱作一团。陆承启瞧得真切,那兵部尚书秦怡康,居然想给倪刚一掌

    好在许景淳一直注意着秦怡康的动静,他一出手,许景淳便上前架住了。不过现在看来,许景淳不是秦怡康的对手,陆承启就想不明白了,一个本来是文职的兵部尚书,怎么有一身好武艺想到许景淳曾说此人是武职出身,陆承启也就明了于心了。

    一个念头还没转好,突然龙椅前飞来一个黑影,扑通一声摔倒在地,溅起了丝丝血花。陆承启只感到脸上微微一热,伸手一摸,居然是鲜红的血

    惊魂未定,陆承启再定睛一看,摔在龙椅前的人,不是许景淳是谁

    嘶

    陆承启倒吸一口凉气,怎么秦怡康的武功这么高未完待续。
上一页返回目录 投推荐票 加入书签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