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零六章:初显威力

    东瀛人的花花肠子也不少,这样罢,你让他们递国书上来,朕回复一封便是了。陆承启这样做,是怕自己一个忍不住,让人砍了这日本鬼子。这也是为这个日本人的性命着想啊,万一陆承启真的冲动了,后果就是外交事故了。有道是两国交战都不斩来使,现在都没交战反而砍了人家,虽然没有什么好怕的,但只有千日做贼的没有千日防贼的,给小日本惦记上了也不是件好事。

    冯承平一愣:陛下,这不合礼制吧

    陆承启不耐烦地说道:今日冯卿都见了,真腊占城使臣都这般难缠,要是再来一个东瀛,朕怎么应付得过来且明白他们是什么来意,才好对付啊

    冯承平苦笑道:臣遵旨

    冯卿若无其他要事,可以退下了,朕也乏了

    这不是陆承启的推搪之辞,他例朝应付文武百官,下午费尽脑筋应付真腊占城两国使者,是有些累了,脑细胞都不知道消耗多少。冯承平这厮,只知道人家求什么就答应什么,真是不当家不知道柴米贵。就算有千万贯家财,这般散去,也是分分钟完蛋的事。

    冯承平退出去后,陆承启则揉了揉太阳穴,唤来高镐:你去监察司,告诉许景淳,让他盯紧一些那些倭国人。他们买东西什么的,不用阻拦,要是行间谍之事,直接扣下,朕授权给他们

    高镐低声应道:遵旨说罢,便匆匆离去。

    陆承启看着高镐的背影,心中有点不安:这小日本还真的是贼性不改啊,光明正大地拿不到技术,肯定要偷。农业什么的,给他偷去,防也防不住。但是军事上面的技术,包括冶铁技术,造船技术,肯定是不能给他们

    沉思了良久,陆承启才喃喃地说道:怀璧其罪啊,什么人都想来分一杯羹,自己不强一点能行吗

    翌日,一则惊天动地的消息通过大顺民报,迅速地在中原大地传播开来。

    什么皇上准许前往江南开垦荒地,种三年就能拿到地契

    每人还能开垦五亩,只要是十六岁以上就行

    什么事,什么事这这是真的

    可不是,白纸黑字,写得清清楚楚

    我要是种了三年,州府不给地契怎么办

    怕什么,有徐阁老给你撑腰,你大可放心。这圣旨在此,你都不敢去,就莫怪没有发财的机会

    嘿,我就不凑热闹了,家中尚有十余亩田,何须去江南

    说得轻巧,你有田地而已,还是长安城外的,可多少人没有

    祸事了,那些佃户都跑了,我家中两百亩田地谁来耕种这徐阁老,尽是不做人事啊

    该,谁让你大肆兼并人家祖田

    那人涨红了脸,辩解道:我这是在帮他们,他们卖田卖地,我高价购入,还亏了

    周老财还会做亏本生意真是天大的笑话啊,一亩地十贯钱,我也想亏

    打人不打脸,那周老财脸上一阵红一阵青:你这是在污蔑,污蔑

    那人笑笑,不说话了。要知道长安的地价水涨船高,便是郊外,一亩地也要五十贯左右。他周老财十贯一亩地买,这不是在兼并

    那些人还不上钱,我拿了他们抵押物,又怎么了犯法吗

    不犯法,不犯法,今个你再放贷试试

    周老财嚅嚅地说道:我又不傻,怎么能跟朝廷对着干我回去就卖开那些田地,趁现在还有的赚

    周遭的人都笑了起来,那周老财脸上挂不住,往前面的锣盘丢了几枚铜钱,悻悻地离开了樊楼。那霍四在台上,眼中也是一阵戏谑之意:这等吸人血的地主老财,朝廷早就该整治了

    此刻,台下一人愤愤地说道:昔者明王保邦,预备之道,惟于平世,始可为谋。及其已弊,敕日不暇,虽有贤智,岂遑经久。今内外无事,赋入有经,而民家壁立,野无青草,设有横出之调,缓急之率,不及均,远应近求具则必扶老携幼,转死沟壑,虽峻刑严禁,不能止流亡播迹之患矣。夫致理之本,在乎制度,制民之产,在乎均平。子曰,不患寡而患不均,盖均亡贫。且都城之内,大商富贾,坐列贩卖,积贮倍息,乘上之令,操其奇利,不知稼穑之艰难,而梁肉常余。乘坚策肥,履丝曳彩,羞具居室,过于侯王,淫侈之俗,日以清僭。赋调所不加,百役所不及,悠游逸豫,专事骄靡。而农人侵猫寒暑,服田力穑以供租税,已给徭役,仰不足以养父母,俯不足以畜妻子,同为王民,而都门内外,劳逸之殊如此,此岂抑末敦本之道乎

    众人侧目一看,原来是一个秀才。不得了,这个秀才可以出入樊楼吃食,可谓是家有万贯。不过听他的口吻,倒像是为贫苦百姓说话。

    霍四淡淡笑道:这位兄台,言辞过于激烈了。朝廷此政,不就是抑制贫富过大么,耕者有其田,再好不过

    哼,不过泛泛之政,能有几何效果余以为,唯有那皇家银行放贷,方才是良政那秀才颇有风骨,说话掷地有声。

    此人是谁,好大的口气啊

    不认识,看模样是个读书人,而且年纪也不小了

    众人再细看,确实,这人虽着儒衫,可年岁肯定在五十开外,脸上满是风霜之色。

    我知道了,这是张相公不对啊,他不是被贬益州了么,怎么回来了这时的相公,限于对宰相的尊称,但事实上作为一般的高官尊称。这人能被称之为相公,先前肯定是一员大官,再不济也是正四品以上的官员。

    唉,安道啊,你还是如此性子

    那张相公自嘲道:若不是这个性子,就不会惹恼杨太师,被贬益州了

    安道,你且少说两句,这事朝廷已经廷议过了,算是定下来了,你再反对,也无济于事。不如坐看变化,再做打算。

    只怕时不我与,陛下听不进去啊

    不说这个了,安道,你一去益州便是三年,且让我好好替你接风洗尘,今日不谈国事,如何

    也好。

    来来来,且干了这杯酒

    未完待续。
上一页返回目录 投推荐票 加入书签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