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七十四章:弹劾李诫

    嗯,曹卿说得对,是要未雨绸缪。那曹卿不妨说一下,要如何未雨绸缪

    陆承启深思熟虑一番后,反问曹方道。

    曹方一愣,他就这样一说,具体怎么未雨绸缪,他却不知道了:回禀陛下,臣以为,要调派粮食钱银去赈灾

    陆承启摇了摇头,说道:若是大水将至,道路不通,车船不行,如何调派粮食钱银

    陛下,那应该疏浚河道,或盖以谨力役而重水患,及早堵塞决口,维护河堤也

    陆承启还是摇了摇头,说道:如今黄河咆哮,如何疏浚河道加之黄河泥沙淤积已久,相当严重,黄河水势几乎高出周围民房一丈左右,何处不是决口之处便有河提,也是杯水车薪,早晚决口。

    曹方端着朝笏思虑良久,额头上都渗出细密汗珠了,良久方才说道:陛下,臣才疏学浅,并不能为陛下出谋划策,实乃惶恐

    陆承启淡淡地说道:术业有专攻,朕不怪曹卿。须知纸上得来终觉浅,要知此事须躬行,若非真正有治水之策,还是不要夸夸其谈才好

    这话虽然不重,可听在文武百官耳中,便知道曹方的仕途应当就到此为止了。小皇帝最恨的就是只会说,不懂做之人;更恨的是那种做得不对,说得更离谱的人,曹方便是后者。被小皇帝记住了,终此一朝,想要出人头地都是难事了。前不久曹方升任尚书列曹侍郎,乃是正三品大员,正当踌躇满志的时候,却得意忘形。今日遭到小皇帝一一驳回,众官暗地里都在偷笑。

    曹方讪讪地退回文武百官行列中,陆承启才环视众人,说道:赈灾一事,无须担忧。河南府各地,皆有常平仓。据监察司奏报,各地常平仓皆有余粮,可渡过难关。至于黄河河道,朕早已派工部尚书李诫前去疏通,料来便是决口,亦能立时堵上

    话音未落,下面有人高声喊道:启奏陛下,臣有异议

    说罢,一人当先走了出来,陆承启认得,这是左谏议大夫云枫。陆承启眉头一皱,他很想撤云枫的职,但一直捉不到他的痛脚。这人又神烦,每每都要发表一番反对意见,好彰显自己的存在。云枫多次顶撞于他,都未被撤职,弄得群臣的脾气都见长了,动不动就臣有疑议不敢苟同反正朝廷里面,就没有一次有过一致的声音。

    元绶初年,澶州商胡埽决口,黄河改道北流,泛滥河北数州军,军民流离失所。时朝廷派翰林学士宋祁入内都知张永和前往商胡埽决口巡视决口,计算所需堵塞决口所需的人力物力。上奏先帝曰,商胡决口,大概宽五百五十七步,征发兵卒河工一十万四千一百六十八人,一百天就能堵上决口。不日,观文殿学士丁度等上奏说道:天圣年以来,堵塞滑州之决口须几年准备,方才可以着手河役,何况今年商胡之堵尤其繁重,何不疏浚减水河,以待来年堵塞决口时先帝忧虑大兴河役的劳民伤财堵塞商胡决口工程浩大,以及北流有减水之用,是以并没有立即堵塞决口。后贾昌朝上奏称请下京东州军兴葺黄河旧堤,引水东流,渐复故道,然后并塞横陇商胡二口,永为大利,即主张兴修黄河旧堤,堵塞横陇商胡决口,断绝北流,回河京东故道。其时朝廷尚未派出使者巡查黄河决口,只是让待制以上官员及台谏官们商量利害并上报。十二月,贾昌朝又上言述回河之利害:自横陇决口后,黄河自下游不再经行禹之旧迹。虽然历代都有河决,但河道都没有越过郓州濮州之北,魏州博州之东。黄河行经之横陇河道,已是淤塞过重,尤其是出海口为甚,无法疏浚也。商胡改道后,横陇河道止有原来三分一的河水,且下游的金赤游三河,皆以湮塞,河水大污民田,乃至于海。若契丹胡骑南下,则一马平川,不回河东流乃是国家之害。因黄河不复故道,沧州棣州滨州齐州地区之良田必将遭受水患,税不齐十之一二。按祖宗之法,国家正是依仗黄河从而内固京都,外限敌马,如今黄河北流,则失去了这条屏障。时国情复杂,加之大军北征,无力回复河道,先帝只是让翰林侍读学士郭劝入侍省都知蓝元用与河北京东两路转运使再次讨论回复故道利害与否,并上报天听。

    陆承启耐着性子听他说完这段历史,然后问道:云卿想说些什么

    臣斗胆,请陛下顾虑百姓,效法先帝,断不可大兴河役,劳民伤财也

    云枫见陆承启反问,立时抓住机会,劝谏道:同时,臣还要弹劾工部尚书李诫,每年糜费国库钱银数以百万计,却治河效果甚小,此非尸位素餐乎

    陆承启心中一紧,心道:该来的还是来了

    果不其然,很多人跟着云枫后面摇旗呐喊,尤以御史中丞李然为甚。

    良久,陆承启才淡淡地说道:李卿治河,素有大功,如何能撤水利第一人,非其莫属,临阵换将,兵家大忌也。再者,治河乃是朕钦定国策,岂能说改便改,因噎废食一一驳回弹劾后,一次例朝,君臣不欢而散

    河南府,在大雨滂沱中,一个身着官服的年轻人,在忧心忡忡地看着刚刚加固的河提。

    李相公,这分流法可真使得

    一个民夫也是忧心忡忡地问道,他家就在这大名府下边,要是分流不成的话,第一个淹没的,肯定是他的家园。

    秦朝时,已有都江堰,分流之法,当可用得。

    李诫虽然担心那河堤,可这一年多一来清理淤泥,加固河提,加深了河床,也不怕黄河决口。分流之后,黄河回复东流入海,重新流入旧日河道,已经是板上钉钉之事了。

    当然,身为一代能工巧匠,李诫自然明白河床要疏浚的道理,先前干涸的东流,早就被他动用民夫,挖成深深的河床。总算赶在河水漫过河堤之前疏浚了河道。今日开闸放水之后,河水如同怒龙一般,流入了东支,只一会,那水流便肉眼可见地减少了。

    见到此状,李诫才显现出一丝笑意:总算是过了此关未完待续。
上一页返回目录 投推荐票 加入书签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