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59章 平辽时间


刘西尧不想和王永吉共用一张桌子。
他是总兵,王永吉是总督。
二人坐在一起本来就不合规矩。
今天虽然不讲规矩,但心里还是有些膈应。
再者他是流贼降将,王永吉是正派科举出身的封疆大吏。
和他坐在一起不但吃不好,喝不好,还会有心理压力。
可是不和王永吉共用一桌又不行,因为现场已经没有空闲的桌子。
除非...站着吃。
“陛下驾到!”刘西尧刚刚落座,旁边的太监便喊了起来。
他急忙跟着众人起身迎驾。
礼毕后,崇祯示意众人重新落座。
其他人都在第一时间坐下,刘芳亮却像一截木头站在原地一动不动。
高一功使劲拽了拽他的衣角,低声道:“想什么呢?快坐下!”
“哦...哦!”刘芳亮如梦初醒,急忙坐到座位上。
崇祯假装没看到,坐着说道:“诸位都是国之栋梁,大明的希望。此番收复辽东既需要将士们在前方拼命,也需要大臣们在后方支持。”
“出兵前朕略备薄酒,还望诸位不要嫌弃。”
“陛下真是折煞臣了!”内阁首辅范景文率先说道:“臣等谢恩还来不及呢,岂敢嫌弃?”
“是是,首辅大人说的是!臣等谢陛下隆恩!”其他人跟着附和。
“好!”崇祯底气十足地说道:“今日不醉不归!”
琴瑟声中,众人觥筹交错。
喝了半个时辰,崇祯借故离开。
君臣之间不需要在酒桌上有太多交流,有些事都是面子工程,点到为止即可。
而且有他在现场,众人都放不开。
果然,他走后文臣武将们放下了心中的顾虑,开始大喝特喝。
李若琏穿着一身普通侍卫的衣服,站在远处把现场的情况一一记下。
期间还让太监帮忙拿了两个鸡腿吃。
不知喝了多久,一众文臣武将们才告辞离去。
傍晚时分,高一功和刘芳亮在驿站的房间里小酌。
喝了一会后,高一功突然放下酒杯凑到刘芳亮耳边低声询问:“刘兄,你没事吧?”
“我...我能有什么事!”刘芳亮没好气的回答,“这点酒还醉不倒我!”
“那中午为何愣神?难道是被陛下的龙颜震惊到了?”
“饭可以乱吃,话可不能乱说!这里是遍地锦衣卫的京师,小心因为说错话被砍头!”刘芳亮狠狠瞪着高一功。
“明白,明白!”高一功低头夹了一口菜,保持低声问:“刘兄,您中午为何愣神?”
“我...”刘芳亮有些迟疑,“我感觉陛下的声音有些熟悉。”
“熟悉?”高一功先是疑惑,随后嫌弃道:“年纪大了耳朵出问题很正常,吃点茯苓,那玩意对耳朵好!”
“去一边去,”刘芳亮轻轻推了下高一功,“我从小耳朵就好使,不可能听错。”
他用眼角余光向左右看了看后谨慎道:“还记得我被俘进京的事吗?”
高一功点头:“记得!当时大家伙都以为你死了,为此我还给你烧了两筐纸!”
刘芳亮下巴上的肌肉不受控制的颤抖了下,咬着牙说道:“少拿这事寻我开心!”
“好好好,”高一功收起嘲讽的笑容,“你继续,我听着就是。”
接下来,刘芳亮把被俘进京后,在诏狱受审的事全盘托出。
高一功差点惊掉下巴。
他放下手中的碗筷,结结巴巴地说道:“也就是说...当时审你的那个黑衣人极有可能是当今陛下?”
“对!”刘芳亮点头笃定道:“虽然已经过去了好几年,但那个声音一直在我脑海里魂牵梦绕,挥之不去!所以当再次听到那个的声音时,我才会发愣。”
高一功想了半天后腾的一下站了起来。
“你...你要干什么?”刘芳亮被他的举动吓了一跳。
高一功对着刘芳亮深施一礼:“刘兄,你能不能跟我说句实话?”
“什么实话?”刘芳亮有些懵。
“你是不是早就投靠朝廷,成为陛下的内应了?”高一功问。
“没有!”刘芳亮直接否认,“我刘芳亮绝不会做出身在曹营心在汉的事!当年如此,现在亦是如此!”
高一功盯着刘芳亮的脸看了一会,突然笑道:“别紧张,我就是随口问问,喝酒!”
刘芳亮哼了一声,举起酒杯,碰杯畅饮。
次日清晨。崇祯在乾清宫召见了王永吉。
兵部尚书王家彦和内阁首辅范景文也在场。
“臣王永吉叩见陛下,吾皇万岁...”王永吉走进乾清宫后跪地施礼。
“起来吧!”崇祯语气平静地吩咐道。
“谢陛下。”
“王总督,”范景文开口问道:“平辽乃国之大事,马虎不得!说说你的平辽之策吧!”
“这...”王永吉面有为难之色,“计划倒是有,但是说完需要几天几夜!而且平辽不能只看计划,需要走一步看一步。”
王家彦轻咳一声:“说总体的战略计划即可,不必说细节!我们只是搞清楚战略里有没有明显的漏洞,另外还想知道平辽的大致时间。”
上一页返回目录 投推荐票 加入书签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