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节目录 第219章

    梅娘点点头,以前她还冷嘲热讽说赵蔓儿不近人情,现在却绝不会这样想。

    给她拆完线,赵蔓儿也把小蛋叫出来,给他换药,重新上了夹板。

    这夹板是贺铭远连夜重新砍出来的,比原先拿来凑数的要好得多。

    身为一名医生,赵蔓儿可不想看到一个孩子因为自己工具的不专业落下一辈子的微残疾。

    从头到尾,梅娘男人都在里屋躲着,跟看不见似的。

    没有对比就没有伤害,赵蔓儿更喜欢自家男人了。

    两人从梅娘家出来,到学堂把阿临接走,一起回家吃饭。

    赵蔓儿如今对邙山附近的许多食材都已经掌握清楚,烧火做饭,熟心应手,家里条件越来越好,慢慢精米面越来越多。

    但给工匠们的饭,不可能那么高质,一是量大,二就是容易被人说闲话。

    赵蔓儿蒸些糙面馒头,里面加点点白面,炒两个大包菜,炖一锅鱼汤,最后一锅放了曲曲菜的杂粮粥。

    鱼是捞的拇指大小的小鱼,肉不能吃刺太多,用来炖鱼汤再合适不过。

    许多人家做鱼,并不会去腥味,以至于许多人不爱吃。

    赵蔓儿却在邙山上找到了野姜,用姜碎去腥味,鱼汤鲜美无比,再洒点芫荽,奶白的鱼汤里炖了几颗小芋头,奶黄嫩嫩的。

    工匠们原本也是正常工作,一上午才把那边杂物间拆掉,地基都没起,中午一顿饭过后,下午地基直接完成,砖瓦垒起五分之一。

    吃饱了才有力气干活,何况吃的伙食这么好,他们都不想回家吃饭了。

    赵蔓儿把小芋头捞出来几个单独给阿临吃,顺便又开始看他的书。

    阿临每去学堂认几个字,她就让他回来再教给自己,如此一来,她终于能慢慢解释自己为何识字。

    因为都是繁体字,加上要用毛笔,她的确像个初学者一般。

    有天那砖瓦匠还看到她写的字,以为是阿临写的,说,他儿子写的也这样,狗爬似的。

    赵蔓儿差点没噎到,不好意思解释那是自己写的,就让小阿临背了锅。

    其实阿临写字比她好看的多。

    就这么,年关一眨眼就到了,赵蔓儿早上一睁眼,天气冷得刺骨,屋里的炭盆灭了。

    她穿好衣服出门,外面白茫茫的一整片。

    下雪了。

    赵蔓儿却必须在过年之前最后去一趟清水镇上。

    古代大多数还是毫无休整过的旷野,山一程,雪一程,无边枯草萧萧,山中草木颓靡,万物凋零。赵蔓儿和贺铭远去捡了最后一趟松塔,蔓儿炒好,又把贺铭远猎到的几只野兔做成熏兔肉,准备送给清水镇上的朋友们做年礼。

    糖炒松子,糖炒核桃,一种挂糖霜,一种挂糖浆。

    蔓儿给阿临做了可爱的元宝大红小袄,再戴一顶圆溜溜的红顶绣元宝小毛绒毡帽,阿临胖乎乎的脸蛋可爱极了,赵蔓儿一给他穿上,自己先忍不住抱着嘬一口。

    就连贺铭远都不由多看几眼。

    赵蔓儿给贺铭远也量身做了新衣服,贺铭远向来衣着朴素,简单,但简略中又带着一种狂野,蔓儿没有给他做过于复杂的,而是在形制与布料的基础上给他做的极简风。

    一身玄蓝长袍的贺铭远,粗狂的面庞又显出几分精致,眉高眼深,棱角细致。

    赵蔓儿忍不住盯着他的脸瞧。

    贺铭远向来被村民说容貌骇人,许多人不敢直视他。

    ,content_num
上一页返回目录 投推荐票 加入书签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