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年的忽必烈几乎是太上皇的存在,但却没有一点老皇帝的高瞻远瞩,反而是一派官僚作风,患得患失,越老越自私敛财
要知道晚年丧子的帝王不止他一个,像西汉孝武,但刘彻在下班前两年就早已安排好后面的百年国运;
唐高宗知道武氏有非分之心,留下了狄仁杰等一帮老臣看守太子和朝廷,现代影视剧更是脑洞大开,说高宗留给了狄仁杰一根亢龙锏|打神鞭之类的皇族权杖,一旦武氏有异心就用这根棍子教育她;
明太祖也是一样,但老朱留下了内阁六部与秉笔太监互相掣肘的制度,使皇权不至旁落;
五纪帝王康熙,晚年虽倦勤怠政,但仍然给继任者留下了张廷玉、胤祥、田文镜等改革所需要的能臣干吏
而老忽晚年却玩起了权术,将蒙臣、回臣、汉臣玩弄于股掌之间,这不仅是三类人而且是三种文化信仰,等他自己大酒一喝急着下班后,留给后人的是一个千疮百孔的烂摊子
另外汉世宗时有卫青、霍去病、霍光、桑弘羊等名臣辅佐,
明世宗时有徐阶、高拱、张居正等首辅理政,
清世宗时有年羹尧、张廷玉、李卫、岳钟琪等文武大臣效力,
元世祖时虽有上百位幕僚,但能称善称上者寥寥,
所以说元朝初期和中期的改革失败是整个统治集团的失策,此当为持平之论也
宋末元初,蒙古铁骑虽然纵横亚欧大陆但实际总人口并不多,也就二三十万人,相比于过亿的汉族人口简直是九牛一毛,所以说汉化是他们唯一出路,像历史上的拓跋氏、耶律氏、完颜氏、爱新觉罗氏等族群都以最快的速度完成了汉化革新之路
但蒙古人的汉化之路却极为崎岖且缓慢,蒙古各部落人种基因复杂难理,也是一个重要原因
金庚辛认为,当初忽必烈可能就是只尽力照顾了黄金家族所占核心区域的数个大部落,也就是现在的呼伦贝尔草原和锡林郭勒草原这两大片水草丰足地区的蒙古部落,其余漠北中西部各部落忽必烈集团亦对他们极为排斥
现在内蒙与外蒙的发展程度有目共睹,内蒙已进入发达状态而外蒙还处在未解决温饱的落后状态,读史观今不禁令人唏嘘,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否则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
相邻推荐:生逢洪水?水官送妻解厄 饥荒年:上山打猎带娇妻粱肉满仓 这个李云龙参加了抗美援朝 毒医娘子山里汉 退婚后,小姨子反手与我双修 八零长姐如虎开局砸了渣爹结婚宴 养成一个大唐 道士下山1913 玄幻:从修为被废开始无敌 博士代考曝光!八岁天才全网震惊 穿越千年后,她喜提破烂风水铺 穿越柯南:我真不是名侦探 乡下来的假千金,竟是玄学真大佬 躺平58年代:三里屯采购员日常 进了[无限]公司上班 快穿系统:炮灰只想寿终正寝 失忆后被腹黑大佬宠上天 惨死重生后霸总日日求复合 异界的二战精英们 他是衣冠禽兽
好书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