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二章乡试【三】

    
  第七十二章乡试

    解淳没有料到傍晚时分,衙役们抬着月饼肉食分与众考生,说是主考官及考官们赐下的恩惠,解淳这时才想到今天是八月十五中秋节,望着考间外广场上的明月光影,解淳不禁想起后世的爱妻和儿子们,也不知道他们此时可曾忘掉悲伤及怀念自己,是不是也在此时欣赏着月光,望着天空常常叹息。https://www.xs321.com

    可惜的是此时月非彼时月,虽然月光可能是一样的皎洁纯净,可是人却已经是两世人,即便自己有机会穿越回去,可是身体已经换了一个模样,任凭自己再怎么解释也会无济于事,今生看来是无法和妻儿们再相见了,想到此处解淳不由自主的潸然泪下,在郁郁不乐中度过了弘治二年的中秋节日。

    八月十六日一大早,衙役又发下试题,这次题目极多,共计有五道策论题,策论没有苛求用八股文写作,也不限制字数,但一篇策论题应该比一般八股文章的字数要多一些,一般在一千字以上,而且要言之有物,不能光写虚言文章,但字数也不能太多,不然给你的试卷根本就不够用,一般控制在一千二百字左右,可见一篇文章的要求严谨到极点。

    解淳收揽起对妻儿的思念,专心观关注于这五道策论题目,既然没有可能回去,就把这一世的解淳生活过的有滋有味,了却自己对倔强少年的承诺,让今世解家老幼过上幸福快乐的富裕生活,也不枉自己穿越重生又重走人间一次。

    这五道题目囊括民生经济和历史文学等元素,但正好恰对解淳的口味,尤其当中有一道关于治理黄河的题目,更是对解淳来说是送分题;若是那倔强少年只凭从恩师处学来的知识,写作这篇策论还真难倒他,怪不得考中秀才的书生们都要四下游学,这策论就根本不是从书本上学习来的知识,能够凭空写出来;但此刻的解淳有后世学习来的历史知识沉积,又有这些日子从各书店买来或抄书学来的知识相助,再加上刘习老师的教诲,这五道题目对解淳来说易如反掌,不费吹灰之力一举搞定。

    就这样解淳在前两天做好五道题目,并且加以删减或补充,再抽出时间仔细检查,搜寻有否违反忌讳的字眼,在草稿纸上东涂西抹一番后,终于完成这五篇策论,解淳这时才长出一口气,明天中午誊录在试卷上,这场乡试便大功告成,以他现在的目光自我评定,这场乡试他发挥的很好,应该会榜上有名,只不过对于名次高低,他倒是没有确切的把握。

    其实他很期待这次乡试的名次排列,若是名词太低的话,他还要另想办法引起朝廷高官的注意,还要尽力让对方欣赏他的才能,好方便实行他早已想好的计划,让农家三宝顺利推行大明天下,使解家一族和陶润等人,能够得到极大的实惠。这时他倒极为感激杨峰的对联比试,让解淳多多少少在西安府城有了一丝名气,也方便了他以后的推行计划。

    第九天的正午之前,是第一次放牌交卷的时辰,解淳早早完成试卷,也不想再呆在贡院,就挥手提出交卷,有书办和弥封官员过来收卷,首先在弥封官员的监督下,先弥封好试卷上的亲供籍贯等考生**信息,然后登记发签,书办一边忙碌一边叮嘱解淳:‘‘你可以拿着签子和我一块出去,紧跟着我别打扰别人考试,还有别忘记,把你的东西全部带走。’’

    解淳听明白后,便把早已收拾好的东西带上,跟在书办后面,大步朝考场门口走去,这次没有人拦阻检查,只有门口的兵丁接过签子放在一旁,证明该考生已经离开考场,这也是杜绝该考生去帮助他人作弊的一种方法,也没有检查解淳考篮里的东西,让解淳挺顺利自若的走出贡院。

    贡院外面天正当午时时分,正是一天之内最热的时候,虽然此时是八月中旬,但天气还是有点炎热,解淳背着沉重的考篮走出贡院大门时,惊讶的发现外面根本不见石勇等人,在此处等候接应他回家,参加乡
上一页返回目录 投推荐票 加入书签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