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八章 归化之路

    幽州权力的核心是蓟县,而蓟县权力的核心就是现在的王宫的正殿。https://www.xcmxsw.com

    



    不过今天的大殿与平日里并不一样,除了站在两侧的文武官员,正中间还站着一老一少两个外族人。

    



    “苏仆延、楼班,拜见大王!”两人向刘宠行了一个汉人的礼节。

    



    “不必多礼。”刘宠亲自上前,伸手扶起楼班,微笑道:“早就听安民提起,楼班单于乃天纵之才,乌桓能有今日之势,楼班单于功不可没。苏仆延族长与我相识已久,就不必行那些虚礼了!”

    



    苏仆延心中暗暗发苦,自己什么就和刘宠勾搭上了?自己虽然是乌桓里亲汉派的代表人物,但是今天也是第一次见刘宠啊。这话一出来让楼班怎么看?

    



    楼班听到这话果然是心中一紧,早就看出来苏仆延有问题,打仗的时候畏缩不前,没想到早就和大汉勾结在了一起!

    



    刘宠不愧是陈王,权术好手,简简单单一句话就让由于年幼空有单于的名头却没有实权的楼班,和现在掌控乌桓实权的苏仆延互相猜忌起来。

    



    苏仆延摇了摇头,跟刘宠客套了几句之后,将话题引入正轨:“外臣来意,之前世子已经说过,单于也有向汉之心,此前,大汉朝廷也曾数次派人招降,只可惜,官员贪婪,只知无度索取,令我乌桓民不聊生,差点让外臣成为乌桓罪人,是以此次斗胆请问,若我乌桓愿意归附,大王当如何安置我这乌桓二十万子民。”

    



    经过玄菟一役,原本二十多万的乌桓人,现在只剩下二十万不到。楼班虽然有些小聪明,但是经验不够,难以治理乌桓百姓,所以才启用了乌桓三王之一的苏仆延,这个家伙在蹋顿跑了之后,果断投降了,同样被扣押在幽州。

    



    刘宠未尝不想吞下这二十万乌桓人,但是和一群谋士反复商议之后,最终决定不吞并乌桓人。

    



    主要原因还是乌桓百姓本就和大汉各个方面都不一样,加上幽州百姓和乌桓积怨已久,过于迫切的民族融合,一个不慎,就能引发民乱。

    



    所以只能慢慢来!

    



    苏仆延虽然仰慕汉学,只是身为乌桓人,许多东西没能学到,若是一个汉人官员,恐怕不会如此单刀直入的询问。

    



    刘宠回到王位上,虽然知道苏仆延号称乌桓三王,但是刘宠是死也不承认这种货色也配称得上王者的:“苏族长快人快语,本王也就不与族长兜圈子了。”

    



    “本王欲在塞外建一座城,来的路上想必族长已经看到了水泥这建城利器,塞外乌桓我儿安民也去过,白水环绕,形成一道天然屏障,内部有良田万顷,但因为乌桓人逐牧草而居,所开的良田,不足十之一二,若能依靠良田建立城池,将乌桓百姓迁入,便可有效将这些良田利用起来,一来可以让此地百姓免受山中豺狼威胁,二来也可优渥乌桓百姓生活。”

    



    苏仆延闻言微微点头,却并未表态,刘宠所说听起来很美好,但他已经见识过汉人的狡诈,不敢轻易相信,看着刘宠道:“却不知这城将由何人管理?”

    



    往日,也曾有乌桓归化,但结果,大都是被吃的骨头都不剩。

    



    “我与安民商议过,若由汉人来管理,必然矛盾重重,乌桓的利益无法得以保障,这与制度无关,早年朝廷也确实是真心希望接纳乌桓,只是政令下达到地方,官员曲解,往往会变了味道,是以若此次族长同意建城,郡守、郡尉将从乌桓之中选出,乌桓地,乌桓治,本王意在玄菟与新城之间建造一个新的集市,作为各地乌桓与汉人的贸易之地,互通有无,族长可派出三人加入管理市集,我会派专人传授管理之学,以免乌桓百姓淳朴,被黑心商贩所骗,不过……”

    



    刘宠看着神色渐渐有些激动的杨望,微笑道:“乌桓新城内的二把手必须是汉人,这个人负责把大汉先进的文化传播给乌桓百姓,帮助和指导黑山百姓进行一些器械农具以及耕种方面的改进!此人负责乌桓与大汉之间的来往,却并不参与乌桓内部的事务!本王称之为大汉驻乌桓大使,日后族长有什么事也可以去和此人商议!”

    



    苏仆延压抑着心中的激动,看向刘宠道:“却不知,我乌桓要付出怎样的代价?”

    



    苏仆延能走上今天这个位置,很清楚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这个道理!

    



    “当然。”刘宠点头道:“乌桓可以享受与汉人同等的地位,自然也要执行同等的义务,乌桓的军队必须听从幽州的调遣,当然本王也会按照汉军的标准给乌桓发军饷!而且在价格对等的情况下,幽州对乌桓有贸易优先权!”

    



    “此外”刘宠顿了顿,下面才是刘宠的重点,也是归化这这一环节中最重要的一节。

    



    “此次没有参与叛乱的乌桓百姓全部为准一等民,只要学会汉话,就可以取得大汉户籍,成为一等民,而在幽州治下,只要有幽州派发的户籍,乌桓人享受与汉人同等地位,两族之间,可以通婚,可以来大汉学习先进的文化、知识。

    



    参与叛乱的百姓全部贬为二等民,赋税高一等民三成!但只要缴税满五年同样可以升为准一等民,学会汉话之后同样能够拿到幽州户籍!

    



    参与叛乱的乌桓士兵全部贬为奴隶,需要为大汉做十五年苦力,期满可升为二等民!随后也可以慢慢升为一等民直至拿到幽州户籍!”

    



    “大王仁慈!”苏仆延和楼班齐齐叩首,心悦诚服地拜向了刘宠。

    



    以后世的标准来看,这绝对是一条不可接受的亡族灭种条约。但是放在这个时代,这绝对是不折不扣的仁政!

    



    在人为刀俎,我为鱼肉的情况下,刘宠都没有对乌桓人赶尽杀绝,反而是给乌桓人一条活路,这条活路还是一条能晋升,有奔头的活路!而且这条活路还保障了乌桓的权利。

    



    毫无疑问这最后对乌桓百姓分等级的条约就出自刘征之手,刘征当时在圆桌会议上说出这话的时候,无论是田丰还是荀攸无不大为震惊。

    



    以他们这等才智,何尝看不出来用这种方法,要不了几十年,就再也没有乌桓、大汉之别了。不同于以往的归化,刘征给出了一种新的思路。乌桓地、乌桓治,保障了乌桓的利益,使得乌桓人不会抵触,而后面的种种约定,其核心都在于文化入侵,这就能慢慢地蚕食乌桓。

    



    刘征没有想要在制度层面上让乌桓人成为汉人,刘征要的是精神层面上乌桓人与大汉同多异少,最后一步一步成为汉人的一员。

    



    刘征的说法是,若能成功归化乌桓,日后其他外族,自会纷纷来投。

    



    荀攸最佩服的不是刘征打仗的水平,也不是刘征敛财的能力,而是刘征对许多东西的独到见解,这些见解有时候看似离经叛道,但究其根源,却不离大道、人道,很多问题,都是直指人心,一针见血,荀攸真的很好奇,刘征脑子里怎会有如此多的奇思妙想。

    

上一页返回目录 投推荐票 加入书签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