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一十八章:盛世初显(四)

    虽然有点不忿气,但契丹人的骑射技术,肯定胜过汉人,这是先头上的优势,霍四再恼怒,也无可奈何。只是他的话锋一转,说道:辽国使臣胜了这一场,圣上龙颜有些不好看,便说了:射艺虽中原所出,如今却非汉人所熟用,贵国弓马之娴熟,朕佩服。但如今我汉人,不熟弓弩,并非疏于操练,而是有更胜一筹之利器。辽国使臣颌首道:大顺神臂弓之名,我等亦曾听闻。只是此弓非弓,实为弩,这一场,说来还是辽国胜了。

    霍四说到这,众酒客就有点同仇敌忾的意思了:想我泱泱大国,竟无人能射前些时日那神射将军卢尘洹呢,今个怎么不见人了,避战了这都是因为汉人要面子,明明弓箭是出自中原,怎么就比不过夷蛮了呢

    有人叹了口气,说道:前两年,卢将军就去征讨贼寇了,如今都未曾回过长安

    原来如此

    听他们的口气,好像卢尘洹那神乎其神的射技,是大顺的最后一块遮羞布一样。这也是百余年间,汉人心态上的变化,从堪比强汉到只能自欺欺人,一切都源于大顺朝廷对外的软弱。其实也是没有办法的事,因为陈旧的马政,一度大顺的战马稀缺,差点都把拉车的驽马拉上战阵了。这驽马见不得血,一见就乱跑,这也解释得通,为什么汉人现在只能在文化上找到一点自尊,在他们看来,战场上实在是拼不过契丹人啊这也难怪,陆承启并没有大肆宣传洪祥式步枪,更不可能让子母炮公诸于世。这样一来,难免大顺百姓的底气不足了。

    霍四拍了一下抚尺,等众人安静后,才缓缓地说道:圣上说道:遑论黑猫白猫,能捕鼠,即为好猫。我大顺科技当世第一,又岂是神臂弓一枝独秀而已说罢,着令火枪队登上校场。只闻得一阵霹雳雷响后,烟雾袅袅,三百步开外,箭靶已然成蜂窝。辽人大骇,直呼:妖法,妖法圣上龙颜大悦,笑道:此乃我大顺护国利器,岂是妖法今日演示,无非是想告诫诸君,弓弩不足道也,今后乃是火器大行其道。若与大顺为敌,则火器无眼,杀戮过多,非朕本意,诸君可回去直禀贵国国王。我大顺从不犯人,但人若犯我,虽远必诛

    好

    众酒客沸腾了,有人则还有疑问:这火器,真个这么犀利

    也难怪有人会这么问,毕竟被契丹人压着打了几十年,差点没把汉人的脊梁骨给打弯了,都有种谈胡色变的阴影。今日终于扬眉吐气,患得患失是很正常的。当今天子陆承启似乎也察觉到这个问题,又或者是洪祥式步枪已经装备了一半禁军,底气十足,才摆上台面,震慑宵小。这样类似后世的军演,直接让诸蕃镇服,再也兴不起与大顺争雄的念头。唯有契丹还在嘴硬,说是什么奇技淫巧,若与契丹大军交锋,定然会被冲击得七零八落,四散而逃。

    这打嘴仗,陆承启不屑为之,匆匆让火枪队露面后,南御苑伴射便结束了。陆承启有理由相信,此事传出去后,必然振奋国人信心,打击周遭国家的气焰。特别是现在辽国内,已经分成了主战派和主和派,随时随地有进攻中原的危险。再加上那一纸盟约,已经到了最后一年。过了今年,辽国大举进攻大顺,也没有违背誓约。

    这军演的效果,出乎意料的好。哪怕只是提振起国人的自信心,陆承启都觉得赚了。此事一经大顺民报刊出,全国迅速为之传阅,冷兵器与热兵器的碰撞,就此开启

    现在皇宫之中,陆承启正看着监察司送上来的暗报,都是关乎各国使团的。大顺商业如此发达,铜钱又行销各国,甚至代替了各国的货币,大顺商贾攫取的利润可想而知。即便如此,来朝的藩国,还是要同大顺做生意。为何利益驱使下,即便再大的矛盾,也化解了。

    泉州又有昆仑奴,自称其国为弼琶罗层拔国蜜徐篱木兰皮这都是什么鬼陆承启把暗报放到一旁,再对照起身后的世界地图,逐一比较,才恍然大悟:这弼琶罗原来是索马里啊,蜜徐篱应该是埃及,只是这层拔国木兰皮又是哪个算了算了,反正都是非洲,就不用纠结了。嗯,这诸蕃志上面写了大食,在泉之西北;去泉州最远,蕃舶艰于直达。自泉发船四十余日,至蓝里博易,住冬;次年再发,顺风六十余日,方至其国。本国所产,多运载与三佛齐东南亚古国贸易贾转贩以至中国。其国雄壮,其地广袤。民俗侈丽,甲于诸蕃。天气多寒,雪厚二三尺,故贵毡毯。国都号蜜徐篱,据诸蕃冲要。看来,这些非洲黑人,是经过了一年多,才堪堪到达中国啊

    陆承启知道,大顺商贾热衷于出海,是因为出海所得,为百倍,甚至千倍的暴利。只要成功一次,子孙衣食无忧。时人说出海商贾怎么赚钱的:每是一贯之数,可以易蕃货百贯之物,百贯之数,可以易蕃货千贯之物,以是为常也。看看,一贯钱能买各国百贯钱的货物,百贯钱能买千贯的货物,一来一回间,怎能不赚钱

    也正是这样,辽国大臣说:北界别无钱币,公私交易,并使本朝铜钱;在倭国,大量大顺铜钱涌入,竟喧宾夺主挤走倭国的自铸币,成为市场交易的主要货币;在交趾,当局下令中原小平钱许入而不许出;在南洋,诸蕃国得中国钱,分库藏贮,以为镇国之宝。故入蕃者非铜钱不往,而蕃货亦非铜钱不售。

    这时候的东南亚国家,传统上以金银等贵金属为通货,但贵金属货币一般只适宜用于大宗交易,民间琐碎交易使用金银非常不方便,只好采用以物易物的原始形式。制作精良信用良好的大顺同钱的流入,立即为当地的市场交易带来了便利,难怪当地人将大顺铜钱视为镇国之宝。更别说一直以小中国自居的高丽了,更是把大顺的铜钱当做了自身货币,把通货膨胀的危险,转移到了中原。

    大顺铜钱,相当于后世的美元,陆承启又怎么会坐拥宝山,却不利用这不,高丽一不听话,大顺就不与之贸易,胆敢卖货与高丽者,抄没家产。高丽因为没钱用了,只能自己加大铸币了。因为其铸钱太过粗糙,不足额,所以往往是一文大顺铜钱,相当于十文高丽铸钱。高丽经过这一场不见硝烟的经济战争,其国力竟缩小了三分一,更加无力与大顺辽国争锋了,甚至连女真,他都防范不过来。未完待续。
上一页返回目录 投推荐票 加入书签下一页